郭永玉:弗洛姆分析希特勒的“奋斗”历程:青少年-米乐m6平台

郭永玉:弗洛姆分析希特勒的“奋斗”历程:青少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3 次 更新时间:2019-01-13 21:35

进入专题:    

郭永玉 (进入专栏)  

中学的失败对年轻的希特勒的感情上的影响是无疑的。一个男孩,被母亲所宠爱,在小学曾经很成功并且是同伴的领袖,所有这些都增强了他对自己天赋的自信或自恋。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处于失败的境地。他无法向父母掩藏他的失败。他的自恋和他的骄傲必定被深深地伤害了。如果他能意识到他的失败是由于他没有努力,他还能够克服这种失败的打击。他有足够的天赋在中学的学业上取得成功,但他的自恋使得这种醒悟成为不可能。由于不能改变现实,于是不得不去扭曲和拒绝现实。他把他的失败归因于老师和父亲,并宣称他的失败是由于他热爱自由和独立。他说他希望成为一个艺术家,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的梦想对他来说就是现实。然而他没有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这一事实表明了他的这一梦想的虚幻本质。中学学业的失败是希特勒的第一次受挫和羞辱,其他的失败也接面而来,这使他对任何可能导致或见证他的失败的人的轻蔑和愤恨。很可能这就是他的恋尸癖的开端。


希特勒14岁时父亲的去世对他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他在学校的失败果真是由于与父亲的冲突——他父亲想让他成为文职官员,他自己想成为艺术家,那么一旦这个暴君和对手去世,自由的时刻就立即到来,就可以为将来制订出现实的计划,并为实现它们而努力。然而他没有这样做。他仍像以前那样生活着,生活在愉快的游戏和虚幻的梦想中。


弗洛姆进一步分析了希特勒后来所强调的与父亲的冲突。父亲认为他的儿子应成为一名文职官员。这个愿望相当自然,因为他在这个领域中获得了成功。当希特勒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即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画家或建筑学家)的时候,他的父亲——据希特勒的描述——说:“不,只要我活着,你永远也别想。”希特勒于是以放弃学习相威胁,并且当父亲不为所动时,“我沉静地把我的威胁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希特勒对他在学校的失败所做的解释。这种解释既交待了他在中学的糟糕的成绩和缓慢的成熟,又使他的青春时代显得富有英雄气。它给人们造成了这样一个形象:于是这个受挫的艺术家带着拯救德国的方案走进了政坛。这个故事确实太有利于后来的元首形象,以至于人们不禁要怀疑他是否编造了整个情节。


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名文职官员这一点比较真实,但父亲并未采取严厉的措施强迫儿子。希特勒也未采取过激行为公然反抗父亲。他只是退缩到幻想的世界。他父亲可能观察到他的儿子缺乏责任感、不想工作,作为一个聪明而有良好愿望的人,他的注意力很可能不会太集中于让儿子成为一个文职官员,而是让他成为“一个人”。他很可能觉得成为艺术家的计划是他进一步飘浮和缺乏严肃性的借口。如果他的儿子能够提出一个反对的方案,并通过努力证明他的严肃态度,父亲的反应必定大不一样。但希特勒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向他父亲表明他是认真的。他甚至没有向父亲提出这样的要求,即:如果他在学校学得好,就被允许选修美术课。


父亲去世后,母亲更加担心儿子,她试图把他带回现实,他劝他认真一些。她没有坚持让他成为一名文职官员,但却努力帮助他建立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和兴趣。她送他到一所艺术学校,但他只在那儿呆了几个月。希特勒喜欢穿戴得讲究一些,他母亲就给他买能使他成为“第一流艺术家”的衣服,也许她希望这将成为他开阔见识的桥梁。然而她的计划完全落空了。


母亲做了另一个尝试去培养希特勒的兴趣。她允许他修音乐课,但希特勒仅学了4个月就放弃了,放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喜欢练习音阶。他母亲对他的态度决非权威式的,倒几乎是心理治疗式的,试图唤醒他对真实事物的兴趣。然而他对母亲的反应进一步表明,他当初对父亲的消极态度不是对强求他成为文职官员的一种反抗,而是一个退缩的、飘忽不定的年轻人对面对现实和责任的要求的反应。


希特勒的游荡和避免努力的特点还可能这样解释。有一种与母亲联系紧密的男孩子,他们经常无意识地期望母亲将会为他们做一切事情,就像在他们婴儿时期母亲所做的那样。他们觉得无需努力,他们可以把东西乱丢,留待母亲去收拾。他们住在一个天堂里,在那儿没有什么事等待他们去做,一切都为他们准备好了。这种解释也适合于希特勒。当然,许多学生不愿学习,他们报怨学校学习的迂腐和枯燥,而希望过一种自由而不受权威约束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形成希特勒式的性格。学业上的失败有各种情况,希特勒的特点在于,他不仅对学校的课程不感兴趣,而且对一切事情都不感兴趣。他对任何事都不认真,他缺乏责任感和工作能力。但他的懒惰并非出于不去刻意追求某种目标而满足于悠闲自得地享受生活,相反,他充满了强烈的权力欲,具有特别的生命能量,他通常是紧张的,几乎不能进行任何安静的工作和娱乐。缺乏责任感和工作能力是希特勒身上最突出的消极品质。一个人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或更喜欢其他东西,或抗拒学校的规定,并不必然有碍于个人和社会。但是逃避责任和认真的努力就必然妨碍个人的成长,甚至有害于社会。那种认为游荡能使一个人具有革命者的资格的观点是错误的。努力、奉献、专注、责任感是一个充分发展的人包括革命者所应具有的品质。


维也纳时期(1907~1913)


1907年初,希特勒的妈妈在经济上有可能让他搬到维也纳,到艺术学院去学习绘画。这次搬迁,终于使他从父母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他能随心所欲地去计划和行动了。他也不用面对经济上的问题,因为从父亲那里得来的遗产和政府补贴给已故官员家庭的抚恤金可以使他舒适地过上一段时间。他在维也纳一直呆到1913年。


那么,这一时期他是如何过的?


首先,他劝说他在linz的朋友a. kubizek也去维也纳。像希特勒一样,kubizek也是瓦格纳(wagner)音乐的仰慕者,由于这个共同的激情,他们在linz的歌剧院相遇并成为忠实的朋友。kubizek本人非常想去,但他父亲起初不同意,在希特勒的说服下,还是同意了。这是希特勒说服天赋的早期表现。kubizek本来在他父亲的室内装潢店里当学徒,但他也有伟大的梦想,也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他比希特勒更有责任心,也更勤奋,但他没有希特勒那样的影响力。因而,他很快就处在希特勒的支配之下。希特勒在他身上实践其影响人的力量。希特勒得到了朋友的敬慕,因而更加强了他的自恋。他又得到了当年玩游戏时得到的东西:被人敬慕,成为领导者。


一到维也纳,希特勒就去艺术学院报考。他认为自己一定会被录取。然而,他又失败了。他没有被录取,于是回到住处住下来,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在这里,他恢复了他称之为的“研究”活动:漫不经心地涂画、阅读、绕镇远足或去歌剧院。


但他对每个人都自称是艺术学院的学生,甚至当kubizek到达维也纳时,他也对他这么撒谎。但kubizek产生怀疑,问他一个学生怎么能在早上睡得那么晚,希特勒说,他学习艺术全靠自己,他的学习方法是在街上走,看雄伟的建筑,回到家后再绘制成图画。


他第二次报考艺术学院,但被拒绝参加初试。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维也纳游荡,两次报考都失败了,但他仍然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当然,他还是能感受到这一年带给他的是失败。这一失败比中学时代的失败更严重。中学的失败还可以用当艺术家的志向来解释。但现在成为艺术家的尝试也失败了,任何借口都没有了,他只有指责主考教授、社会和整个世界。


整日游荡、聊天、速写的时期很快结束了。即使他很节省,剩下的钱也不够他过一年。他的朋友kubizek也离开了他,甚至没有告诉他去那里,他没有听众了。他开始读更多的书。那时,奥地利是许多政治思想的中心,包括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等,每一派都出版他们自己的小册子,鼓吹他们自己的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并提供解决的方案。希特勒如饥似渴地读这些册子,这使他开始形成他自己的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因而,当他在维也纳,做艺术家的梦想破灭时,他就为他真正的未来职业——政治领袖——打下了基础。


到1909年秋天,他的钱用完了,他没有付房租就从住房里搬出去了。最不幸的时期开始了。他有时睡在长椅上,有时住在廉价的旅馆。曾几何时还想成为艺术家的维也纳的年轻人竟落到了无家可归的地步。他只渴望有一碗热汤。没有任何希望和能力来支撑自己。


这一失败不仅是想当艺术家的失败,而且是希特勒的自负和以衣着考究的资产阶级为自豪的失败。过去他轻视低层人民,而现在他成了乞丐、流浪者,属于社会的渣滓。这对于一个中产阶级的成员来说无疑是很强烈的羞辱。导致他失去尊严的每一件事都刺激着他,最终都朝敌人身上报复,他花了毕生的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


然而,希特勒生活中最悲惨的那段时光并未持续很久,大概只有两个月,他的境况就开始好转。一个老兵名叫hanisch帮助了他。hanisch有摆脱贫困的主意,他让希特勒画明信片,他拿去卖。于是,希特勒跟着hanisch搬到mannerheim的一家单身旅馆。在那儿,他能够在一间很大的房子里画画。一切都很顺利。希特勒画明信片,hanisch卖明信片。有时也画一些水彩画和油画,hanisch就把它们卖给裱画的人和艺术商人。希特勒所做的仅仅是临摹照片或市场上畅销的画,所以几乎没有一个人说他是一个画家或艺术家。但他工作不勤奋,一旦有点钱,就不想画了,与旅馆里的那些房客谈论政治。最终,他与hanisch发生了争执。以后希特勒就自己画画自己卖。他成了一名小商,过得很节省,还攒了一点钱。


然而,希特勒害怕孤独,他需要与其他人接触以补偿他内心的孤独,他更需要的是能被他折服的听众。恰好,这里的大部分房客都是偏激的孤独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又是正常生活的失败者。希特勒在智力和精力上明显优于他们,于是他通过他们来练习统治和影响别人的能力。于是,他对自己的能力自信起来。当他坐着画画的时候,他常常中断画画开始疯狂的政治演讲,形成了后来他那闻名于世的风格。mannerheim成了将他训练成政治煽动者的学校。


但是,他只是一个小商人,他的权力只是影响一群孤独者。他不断地和他们高谈阔论,却没有从他们中间找到一个出色的人。他带着强烈的征服的欲望,心中充满愤怒和怨恨,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小艺术商人,但他还是没有任何现实的目的和计划,仍然生活在半梦半醒之中。


第一世界大战


于是,他突然决定去慕尼黑。他对慕尼黑毫无了解,就到那里去碰运气。结果也被慕尼黑的艺术学院拒绝了。他只带了一个多月的生活费,他被迫在酒巴里兜售他画的那些复制品。希特勒想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他不得不承认作为艺术家的失败,他必须面对究竟如何度过一生的问题。正当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好像是神送给他的机会。他不必面对人生何去何从的问题。他成了一名战士,做英雄的自豪感代替了做“艺术家”的羞辱之感。他不再是一个流浪者,而是一个为祖国而战的英雄,为了他的存在和尊严,为了民族,为了破坏和胜利,他在战争中如鱼得水。也许在这4年中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表现出了真实的自我。他从一个无业游民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守纪律的战士。然而,战争失败了,德国被迫接受《凡尔赛条约》,这对希特勒来说又是一次新的失败。他的羞辱之感达到了强烈的程度,他怀着愤恨和疯狂的报复情绪。


一个失败的中学生,一个艺术学院的落选者,一个流浪的艺术家,每一次失败都使他遭受比以前更深的伤害,使他感到更大的羞辱。然而这一次,希特勒有机会把他自己的失败和羞辱转化成为民族的失败和羞辱。这使他忘记了自己的失败,这一次不是他失败和受屈辱,而是德国。为国报仇和拯救德国,也就是为他自己报仇;清除德国所受到的羞辱,也就是清除他自己所受到的羞辱。他现在想的是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领袖,而不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已经发现了能施展他的真正才能的领域。一场空前的人类灾难的罪魁祸首从此开始发迹了。


(选自郭永玉著《孤立无援的现代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234页。)

参考文献链接:http://www.personpsy.org/info/index/145?pageindex=1


进入 郭永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55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米乐m6平台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米乐m6平台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