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东北地区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和十多年前面临的大量职工下岗、大量企业关闭破产等问题,是截然不同的性质。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将进一步支持东北地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东北加快形成内生发展新动力。
近一个时期以来,曾乘坐高速经济列车奔驰十多年的东北经济突然减速。去年,辽吉黑三省gdp增速位列全国后五名。一时间,“新东北现象”引发国内关注,海外瞩目。一些人甚至认为东北振兴战略失败了。如何看待“新东北现象”?东北发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新一轮东北振兴将承担什么角色?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
记者:去年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令人揪心,引起了一些人对东北振兴战略成效的质疑。怎么看这种质疑?当下经济态势会不会损及过去十年振兴的根基?
周建平:2003年,中央决定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十余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结构调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棚户区改造等取得重要进展,为全国积累了经验,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13年以来,在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双重影响下,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总体下行压力较大。但是,东北地区当前碰到的问题和十年前碰到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当前东北三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由2003年的不足3000美元提高到2014年的超过8000美元,辽宁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和十多年前面临的大量职工下岗、大量企业关闭破产等问题,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振兴工作,既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对东北振兴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今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增强东北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今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长春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要求积极促进东北经济平稳运行。我们理解,这是由于几个方面的特殊原因决定的,即特殊的历史贡献、特殊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发展潜力。
从历史看,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具有特殊的地位。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人口布局和近代以来的特殊发展历程,使其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成为先行地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建设的重大项目相当数量都布局在东北,经过“一五”“二五”及此后的持续建设,在东北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国防工业为主的战略产业和一大批骨干企业,为我国构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东北也一直被称作“共和国长子”。
从现状看,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10多年来,东北振兴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也要看到,老工业基地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上半年辽、吉、黑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2.6%、6.1%和5.1%,仍处于低位。如果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将有可能传导影响到就业和民生领域,也会损及过去十年振兴的根基。促进东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对于东北,而且对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十分重要而紧迫。
着眼于未来,东北地区具有特殊的发展潜力。东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7,人口有一亿多,资源、科教、人才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发展重大的回旋空间之一。特别是东北地区制造业基础好,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拥有一重、哈电、一汽、长客、鞍钢、沈阳机床、沈鼓、沈飞、大连造船等一批国宝级企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继续发挥着全局性战略性支柱作用。采取有效举措,支持东北地区加快体制创新和结构转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打造我国经济新的支撑带,打造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
记者:当前东北地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什么?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吗?新一轮东北振兴对解决这些问题将发挥什么作用?
周建平:东北地区当前面临的困难,表面上看是工业增速和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引起的。在当前“三期叠加”的阶段,东北地区“重化”特征明显的产业特点,使得其经济增速“换挡”可能比其他地区剧烈,结构调整“阵痛”也可能更加严重和持久。
但是从深层次看,东北地区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东北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看,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行政色彩仍然比较重。国有企业历史负担较重,活力仍然不足,现代企业运行制度、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全面建成,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老问题尚未根本消除。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活力不足,全社会创业氛围不浓。东北科教基础雄厚,但科研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结构上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偏重,主导产业主要是面向投资领域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大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发展滞后,尚未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增长点。从产品结构看,东北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上游或中低端,产业链短,上下游产业不完整,附加值低。从产业组织结构上看,“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多,“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少,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和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局面。
在实施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一直支持东北地区解决这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支持东北地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内生发展新动力。
记者:开展新一轮东北振兴会采取哪些振兴措施?
周建平:下一步我们准备从六个方面来加强东北振兴工作。
一是推动重大政策文件的出台和落实。推动出台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政策文件,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全面贯彻落实28号文件,将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二是下决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中央企业与地方协同发展,加快解决厂办大集体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政策举措的落实工作。组织开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改革试点。研究出台更多体现东北特点的专项改革方案。
三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东北地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加快研究设立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地方层面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利用东北地区骨干企业多等优势,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单一结构地区(城市)的发展转型,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四是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大对东北地区非竞争性行业的支持力度,包括铁路、公路、水利、城市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惠及民生的重点领域。继续支持东北振兴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鼓励引导社会和民间投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五是支持东北地区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在加快建设大连金普新区的同时,考虑在适宜地区规划设立新的国家级新区。高水平推进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以推进中韩、中日韩自贸区为契机,研究在东北地区设立新的合作园区。加快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尽快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积极支持东北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六是加强经济形势研判和政策储备。密切跟踪东北地区经济形势变化,加强经济形势监测预测,特别注意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研究储备政策,充实政策工具箱。
内容摘要: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将进一步支持东北地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东北加快形成内生发展新动力。今年7月 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增强东北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周建平: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热潮,东北地区创业活动不够活跃,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亟待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推进全民创新创业带动产业繁荣。
关键词:东北地区;创新创业;产业;东北振兴;发展;支持;结构调整;投资;工业基地振兴;制造业
作者简介:
记者:不少观点认为,“众创”是扭转东北局面的一招好棋。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发展 打造竞争新优势的实施意见》。开展“众创”需要如何布局?
周建平: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热潮,东北地区创业活动不够活跃,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亟待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推进全民创新创业带动产业繁荣。开展“众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文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营造敢为人先的氛围与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生动讲述老工业基地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故事,使创新创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蔚然成风。
二是推动壮大创业者群体。支持东北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扶持本地创业的政策举措,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创业导师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机构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依托互联网建设创新创业平台,降低创业技术门槛和成本。
三是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支持改造利用老厂区老厂房,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的创业空间。鼓励发展科技创业、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东北地区城区老工业区较为集中,老厂区老厂房数量众多,适当改造后完全可以用作众创空间。
四是加大创业投资支持。推动各类政策性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支持。加快推进东北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新债券品种,通过专项债券支持东北地区创新创业。全面落实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规定,引导支持大众创业。
文/经济日报记者 马志刚
经济日报2015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