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科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基于“三大规律”的科学研判,是中国共产党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郑重宣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在人类文明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创造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称。文明形态是以一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为支撑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状况。中华民族书写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独特贡献。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选择和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之路,也孕育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7.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551美元。中国具备独立自主捍卫国家性质、主权、安全和尊严的能力,彻底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载体,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升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创造的历史性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所谓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指中国逐步建立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谓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指经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开创和拓展的进程,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领域都建立起相对进步、相对丰富的实践成果。所谓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是指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题中之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型中华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支撑。自有阶级社会以来,文明是社会形态发展的产物和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标识。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文明,根本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开辟中国道路、形成中国理论、构建中国制度和发展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行动指南。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制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证,中国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拓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定位。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合作平台,反对零和博弈、弱肉强食;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推进解决地区冲突、消除贫困、两极分化、恐怖主义、毒品犯罪、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奉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倡导全球治理观、全球安全观、生态观、文明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赋予中国智慧。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逻辑
创造世界新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追求。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经过30年的奋斗,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建设小康社会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长远战略。党的十五大着眼于2021年和2049年,初步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把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划分为两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资本逻辑为中心的现代化,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初步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按照轻工业——重工业——城镇化——信息化路径发展的现代化,而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智能化叠加的现代化;不是依靠殖民掠夺、霸权强权的现代化,而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现代化;不是以阶级私利为目的的现代化,而是放眼人类解放和世界大同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在根本立场、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目的、发展理念、世界关怀等问题上都体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之处,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质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是富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个概括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发展目的、社会结构、人类与自然、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具有标志意义的理念和成果。他还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观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逻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社会主义文明,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追求。一定的社会形态决定着一定的文明形态;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演进预示着文明形态的升级。根据“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文明取代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指出:“在所有的文明国家,民主主义的必然结果都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又是实行一切共产主义措施的首要前提。”这表明共产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文明国家”。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为在资本主义大时代背景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理论指南。
中国共产党把追求人类先进文明,即共产主义社会文明作为自己的使命任务。李大钊指出“现在的时代是解放的时代,现代的文明是解放的文明”,强调俄罗斯文明就是理想之文明,也就是把社会主义文明称为现代文明。瞿秋白认为,科学文明是资产阶级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起点。“社会主义的文明,以扩充科学的范围为起点,而进于艺术的人生,集合的谐和的发展。”1930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文明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战略安排,为改革开放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基础和经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战略目标,强调广东“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亚洲四小龙一引者注),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五位一体”的“五大文明”总体目标和整体结构,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社会主义文明内涵的极大丰富,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努力继承我们先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和积极吸收人类全部文明的各种优秀成果,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成果。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技力量结合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这种社会文明形态已经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范畴。
进入新时代,“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明确提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成功,为重新审视中华文明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契机。习近平在阐述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文明观时,强调各民族的文明是多样的、平等的、交流互鉴的文明,都包含着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定位和中流砥柱作用。他指出:“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所谓“创造出超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是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更先进更科学更合理的文明,也就是社会主义文明。
所谓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在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创造物质、制度、精神等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中国道路延续发展的民族特色;既继承以往人类社会文明的优秀成果,又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主要代表;既体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富于时代精华和开创意义;既是世界上不同文明融合创新的文明,又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从中华文明史来说,它是古代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升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明同古代中华文明的融合创新的中国图景;从世界社会主义史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是社会主义内容和中华民族形式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文明共性和中华文明个性的辩证统一。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可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重内涵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做出探索性解释,有的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有的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资产阶级大时代背景下孕育升华的崭新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结构的表征,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等各方面关系。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衡量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是体现社会形态发展程度的标志因素。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载人深潜、海上移动钻井平台等,代表着人类利用自然的革命成果。fast天眼、载人航天等空间探测技术,架起人类与宇宙时空的联络。北斗导航、高超音速武器等大国重器,构筑起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长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为中华文明复兴腾飞奠定了物质条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先进生产力的突飞猛进,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标志性因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支撑的文明,是以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基础的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全体人民思想文化和教育科学水平较高的文明。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决定了人民在政治、社会上的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关系,劳动人民享受广泛真实的民主权益和文化权益。至2020年11月,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其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21836万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者和主要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特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追求共同富裕的文明新形态。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基本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不断满足。“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了中国人权和文明的水平。如果中国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是中华文明为世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显著标志。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文明。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中坚力量,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代表和中流砥柱。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依托。至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占4.9%,主营业务收入占26.8%,利润总额占28.0%。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120家企业上榜,其中中央企业48家,3家中央企业排名前十,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上榜企业营业收入的49.1%。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社会制度是文明形态的主要载体,完善和成熟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是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的内容和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深厚的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根基,是能够确保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文明形态。习近平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经济、科技、社会治理、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对外开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共同富裕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既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发展规划,也是中华文明新形态的设计蓝图。
国家形象是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的标志。习近平指出:“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国家形象定位相统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习近平提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这个国家形象定位,包含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承担相应全球责任、融合世界文化的中华文明发展新理念。
(三)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文明源流上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三者融合创新的文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行动指南,是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的科学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因和源泉,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独特标识、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批判地吸收,为我所用。习近平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方向。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也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举措,是跨越民族、文化、制度、宗教界限,谱写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篇章。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的庄严宣告。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文明。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综合创新自己的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一道,为人类进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推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创造美好生活、建设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提出:“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畏惧自然、害怕自然,或者破坏自然、忤逆自然,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只有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立在新科技革命和先进生产力之上的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文明,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实现现代化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形态。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继承和吸收了以往人类社会文明的优秀成果,是对古代中华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继承和超越,是与世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文明。中国原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升华,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史上的升级版本,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崭新形态,具有重大的理论、历史、实践和时代意义。
(一)创造出中华文明的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是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共产党的庄严宣告和承诺。新中国七十多年的现代化建设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过程,创造了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奇迹。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坚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增添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色彩,提升了它在世界文明中的分量,回答了近代以来“中国向何处去”和“中华文明向何处去”的历史之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用历史进程、实践成果和伟大成就,回答了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回答了“世界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时代之间,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是成功之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复苏,回击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历史终结论”等论调,使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高高飘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高高飘扬,使中华民族的巨轮行稳致远。邓小平说:“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的原创成果,昭示着中华民族不但能够创造出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而且能够创造出辉煌壮丽的现代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初步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文明形态,体现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优势,照射出人类解放和崭新文明的曙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证明社会主义文明和古老中华文明融合创新的成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指南。古老中华文明为社会主义文明提供丰厚土壤,社会主义文明为古老中华文明提供新鲜血液。人类文明新形态使古老中华文明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使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具有了实践土壤和时空环境,使中华文明复兴、科学社会主义复兴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如果说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拯救了中华文明,那么21世纪人类文明新形态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表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康庄大道,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实践运动、一种文化形态,而且是一种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指明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也创造出中华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文明的特质,为人类文明图景描绘中国色彩,为人类解放运动提供中国的方案和中国模式。坚定“四个自信”,逻辑地延伸为中华文明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自信,归结为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信。
(二)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选择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参考。从地理大发现、资本全球扩张、商品贸易全球化以来,世界各民族都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卷入世界历史。各国各民族无论有什么样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科技条件、教育水平,都不可避免地追求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殖民霸权、技术霸权、商品霸权、军事霸权、金融霸权,使发展中国家从属于发达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西方殖民掠夺和霸权统治的道路,破除了“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动摇了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的僵化理念,为破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提供了有效参考,为消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异化提供了可行路径,“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思路。在世界矛盾运动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存、竞争和合作将长期存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摆脱千年贫困、抗击新冠疫情等人间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反观资本主义世界,由其基本矛盾所带来的“文明世界的基本缺陷”,集中体现了生产方式的缺陷、社会制度的缺陷、思想理论的缺陷、阶级性质和执政理念的局限。在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两大思想体系的碰撞、不同类型文明的交流中,资产阶级有识之士将会反思西方文明的局限,学习和借鉴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促使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推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创新。
(三)引领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当今世界面临全球性挑战,和平、发展、合作、治理等问题拷问着人类文明的走向。“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考验着世界政党的选择。世界文明如何突破内卷,实现破茧重生,创造出更为先进、更为合理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人类社会文明走向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着世界文明发展方向。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一个民族孤芳自赏的文明,而是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文明。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西方国家难以解决国内阶级对立和国际弱肉强食的矛盾。文明冲突论为资本帝国霸权助纣为虐;历史终结论深陷资本主义文明的窠臼。世界文明如何突破内卷,实现破茧重生,创造出新的“第三种文明”,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费孝通提出:“文化上的唯我独尊、固步自封,对其他文明视而不见,都不是文明的生存之道。只有交流、理解、共享、融合才是世界文明共存共荣的根本出路。”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是基于世界文明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回答了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人类之间。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关怀。带领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荣光。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伟大的文明。”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创造出更新更美的文明。21世纪将是中华新型文明引领人类文明方向、推进各国文明交流融合互鉴的世纪。
刘仓 男,河北滦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