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接近一半的中等职业学校分布在县域,构成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底层结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县域发展进入新阶段,提高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切实之需,也是夯实高水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石、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乡村振兴亟待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已处于全面跨越新方位,乡村振兴战略是总抓手。以农业发展为例,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已经成为基本趋势,“互联网 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创造了农业新形态,一二三产业加速深度融合,农业将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未来还将有更多颠覆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生物、数字及装备等跨界技术在农业中推广应用,而这必然需要更高文化素质的从业者。然而,我国农村现代化尚存在差距。以农民受教育程度为例,农业农村部抽样调查发现,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在务农的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每年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的比例不到10%,参加过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的农民仅占3.7%。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也发现,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达7.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调研发现75%的农民有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意愿,尤其是新生代农民期待通过高水平、针对性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因此,通过发展高质量的县域职业教育,既可以为农民开展现代产业技能、创业能力以及服务技能的培训,又有助于优化农民科学思维与农民现代思想观念,培养一支高度认同乡村文化、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努力服务乡村发展大局的基层人才,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解决好“谁来振兴乡村”的问题。
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教育标准”,也是乡村自信的来源。县域职业教育依托县域而生,服务乡村而荣。立足县域、贴近乡村、面向农民是县域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彰显了其具有的独特优势、现实功能和办学特色。通过实现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支撑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为县域学生发展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的通道,从而凸显乡村全面振兴的“教育尺度”。
三大难题限制县域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一是县域发展与治理模式转变引发职业教育“贡献难题”。近年来,我国广大县城发展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但学者发现,迅速攀升的城市化率背后是银行资本或金融资本的助推,经营“城市化项目”成为县域新的增长动力机制,房地产业取代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产业而成为县域城市化的主导经济力量。房地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推高了工业产业生产成本。传统工业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甚至可能要为房地产业的发展“让路”。县域工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难以形成对本地职业教育的有效支撑和融合发展,资源约束严重。非依赖高水平技术技能与高质量人力资源的县域发展模式,导致职业教育在区域结构中难以准确定位,区域贡献显示度低。
二是底层逻辑转换形成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难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基本培养定位受到了一定冲击。有研究者发现,“中职教育已全面高考化”,升学是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去向,升本是中职学校吸引生源的关键,县域表现尤为显著。
同时,数字化与网络化平台经济所带来的零工经济模式引发社会变革,带来就业模式的变迁。其在形成对传统行业人才“虹吸”的同时,也使得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一般专用技能在未来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可替代性越来越高,与工作转换相关的通用技能和综合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工智能所引发的生产模式变迁也具有同样的人才需求特征。技能与素养需求变化造成的教育挤压传导到县域职业教育,从而引发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质疑。
底层逻辑转换使职业教育在“面向高考的全面发展性”和“面向就业的可持续性”问题上面临困境。一方面,多数中职学校高考班课程与教学设置完全针对高考,狭隘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也必将导致县域职业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遭到质疑与挑战。
三是结构性缺陷导致县域职业教育出现“能力困境”。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三个“无明显改善”和三个“有所恶化”,即办学理念封闭、财政约束以及居民对中职教育的偏见无明显改善;生源、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与实训质量则有所恶化。以生源质量为例,田野调查中所接触到的大量乡村学生学业失败的极端案例,凸显了乡村存在的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隔代抚养、新“读书无用论”蔓延、电子游戏以及基础教育严重不均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农村学生学业难题。部分乡村学生存在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问题,在中职教育阶段集中爆发,并成为影响职业学校社会评价、制约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难题,也是结构性缺陷的触发点。
探索县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第一,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新秩序。破解发展难题,首先要从百年大变局的视角,理解县域职业教育在教育结构调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实现强国建设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和全民共同富裕中的重大意义与关键功能,关注发展县域职业教育的“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以县域职业教育为主要手段,强化乡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改善,改进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在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县域职业教育规模与推进力度,争取尽快实现农村学龄人口高中与职业教育全面普及,并不断提高我国农民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技能培训频次,为中国教育迈向世界教育中心补齐短板,奠定坚实基础。在强化中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础的同时,探索面向未来的中职教育办学模式,发展基于县域中职的“五年一贯制”高职办学模式。加强城市高职、本科院校与县域中职对接合作,拓宽中职办学口径和路径,为县域中职教育发展营造更大发展空间。
其次,要着眼于形成以县域职业教育为重要内容的乡村产业保障体系。必须认识到,未来的发展与繁荣必然是建立在高水平人力资源和高技术之上的,乡村振兴也不外乎此。知识化的民众、现代化的县域产业以及智慧化的乡村生活三大要素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格局,要通过扩大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县域的布局,完善县域终身教育体系与推进机制,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和实施路径,建设立足县域、面向全体民众的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打破技能培训与农民学习资源的时空限制,优化县域职业教育结构动力,实现规模与质量有机平衡,适应县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出职业教育区域化和县域职业教育产业整合路径。
最后,要突出县域职业教育系统的多重目标、多种形式以及多类产出。造成县域难题的关键原因是县城职业中学的单一化与狭隘化,这导致既难以满足县域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也降低了接受职业教育人群的心理获得水平。因此,要面向县域不同基础、不同需求、不同特征的人群,通过建立高度包容性的县域职业教育机构和实施模式,充分发挥作为复杂系统的职业教育在扩大个体经济机会、实现个体自由、增进群体社会信任与福祉方面的现实功能,改进县域居民的总体受教育水平。通过教育强化县域居民对区域文化和区域共同价值观的认同,让农民体验到教育权利保障、教育赋能以及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获得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第二,推动以技能型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握国家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契机,依托县域职业教育推动技能培训渗入乡村产业与经济社会以及县城居民与农民生活,构建面向县域发展、贯穿农民全生命周期、服务县域全产业链的县域职业教育,营造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乡村社会。
一是以技能型乡村建设拓展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县域依托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好一个乡村技能培训中心,整合培训资源,重点对接区域支柱性产业、特色产业、传统技艺传承等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强化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对接乡村、提升乡村、引领乡村”的基本定位,推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县域。
二是以技能型乡村建设为契机,提升县域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县域职业教育要扩大开放办学的力度,把握数字乡村建设机遇,以多元化机构、多层次教育内容、多样化课程以及多途径实施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全覆盖。同时,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应突出服务重点:一类是返乡人员,要通过技能培训服务奠定回乡就业、创业的基础;另一类是乡村新生代劳动群体,他们是县域未来的活力所在,应通过有针对性的青年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高质量扎根乡村,为乡村建设培养后备人才;还有一类是乡村弱势群体,要帮助他们通过接受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训,共享职业教育发展成果,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三是在技能型乡村建设中提升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品质。推动县域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完善“乡镇—县—市”的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拓展“县校合作”模式,积极承担新时代“教育下乡”“技能下乡”的职能。结合人文地理、交通、产业基础等地域特征,采取“线上 线下”相结合模式,充分利用线上学习资源中心与服务平台载体,批量开发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技能培训与生活教育微课,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广泛扩散传播,引导乡村居民集中学习、分散在线学习、田间地头泛在学习以及终身学习,实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共富理念在乡村传播,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发展品质的整体提升。
第三,加强制度供给,释放县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红利。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高职教育渐成特色,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但中职教育始终在质疑中艰难成长,县域职业教育尤其如此。为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通过制度变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结构优化与要素升级,形成与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协调的治理方式。
一是持续完善以教育为重点的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办好职业教育,是一项需要政府与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要从系统和生态的角度来考察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各类教育公平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的生源基础,从办学模式、实施手段和能力建设等层面,完善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与条件保障。要坚持县级政府办好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解决县域这一层级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赋权平等制度结构的问题,破除职业教育发展县域难题形成的结构性因素,协调各个利益主体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权责关系。同时,推动组织改革,完善投入机制,明确县域政府、职能部门的职业教育发展责任,建立责任清单,确保县域职业教育在健全制度保障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完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评价制度。建立多维度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以优质教育供给能力为首要标准,综合考察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效率与发展效益。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开发职业教育在提升县域教育水平、拓展县域高品质产业生产空间、打造县域高活力创新创业空间、创造高品质居住生活空间以及生态空间等方面的贡献指标,评价实绩实效。关注职业教育促进县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福祉、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市场双向开放等现实功能,关注县域职业教育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与人才链、教育链有效对接,并延长乡村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与此同时,县域职业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发展需求,专业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能力评价等亟待适应性变革,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平衡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不断调整县域职业教育培养定位,形成以培养基础为重点、观照学生当前职业岗位需求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课程内容结构。
三是通过精准有效的制度供给理顺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针对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生源不优、师资短缺、校企合作单一等现实问题,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及时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新要素引入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政策体系以及工作体系,在新的组合中实现一整套制度保障,让政策红利不断显化。以“办好一所职业学校”为基本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同时,不断激发社会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提供更高水平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能力,以制度完善构建开放、动态、平衡的县域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充分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创造力与想象力。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基金基地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技能形成体系研究”(xjk22zdj4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