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党原则论-米乐m6平台

欧阳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党原则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6 次 更新时间:2023-05-15 23:00

进入专题:  

欧阳淞 (进入专栏)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提出的第一位要求。怎样理解这一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这就告诉我们,应当从“重大建党原则”“最高原则”“首要任务”的高度来认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而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著述中,用到“重大建党原则”的目前只见这一个地方。“建党原则”和“党建原则”有程度上的重要区别。建党原则更具初始性、目的性、贯穿始终和不可动摇性,因而更具根本性。我们应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

某一事项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摆放的位置、提及的频次往往能反映出这一事项在全局的重要程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集中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之中。“党的领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概括的作为指导思想层面的“八个明确”中放在压轴的位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作为行动纲领层面的“十四个坚持”中放在首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六部分,即“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部分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首先强调的问题;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第一句话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修改后的党章和宪法分别规定“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2019年10月出版的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一书中,共收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70篇文稿。在这70篇文稿中,约有28篇是对全党提出的普遍性要求;约有42篇是对各方面、各领域提出的针对性要求,共涉及22个方面和领域。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大法、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稿反复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一)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重要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问题历来十分重视,有过大量论述,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产阶级在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夺取政权的斗争,还是取得政权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需要有革命政党的领导。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出于革命策略的考虑,无产阶级有必要在一段时间内与其他阶级结成联盟,但在这个联盟中,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获得独立地位并争取领导权。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不应再度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工人阶级政党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利用其他政党和党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它不应当隶属任何其他政党。”[②]在马克思、恩格斯就此作出大量论述的基础上,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和一般群众的关系,继续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列宁认为:无产者是不能“自发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须由党率领他们前进。面对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孟什维克派”的主张,列宁强调,谁如果“忘记先进部队和倾向于它的所有群众之间的区别,忘记先进部队的经常责任是把愈益广大的阶层提高到这个先进的水平,那只是欺骗自己”。[③]列宁对党员素质特殊性的强调,实际上就是对党应该领导阶级和群众运动的肯定。列宁指出:“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而只有这个先锋队才能抵制这些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抵制无产阶级中不可避免的种种行业狭隘性或行业偏见的传统和恶习的复发,并领导全体无产阶级的一切联合行动,也就是说在政治上领导无产阶级,并且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群众。不这样,便不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④]

任何政党都表现为一定的组织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必然区分为党的领导机构和下级机构,党的领袖人物和一般党员,其中中央领导集体必须要有权威。马克思曾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 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⑤]恩格斯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⑥]列宁高度重视领袖的权威作用,他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⑦]。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应用。关于领导核心,毛泽东说:“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⑧]。邓小平赋予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问题新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他反复强调:“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⑨]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⑩]这些重要论述充分阐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二)从百年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世界上的政党数以千计。几乎任何一个政党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历史的认可、人民的选择,但真能实现这一愿望,且长期保持这一状态的政党,并不多见。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已有近百年历史,成为执政党也已70余年,至今不仅在中国稳如泰山,而且在世界上风华正茂,原因究竟何在?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答案就是八个字:素质、形象、实力、贡献。

素质。素质,一般是指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历练而形成的在实践中稳定发挥作用的内在要素的总和。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最本质的属性和素养是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规定的党的性质、理想、宗旨和指导思想。正是这几块“压舱石”,代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导了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全部实践。因此,党得到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最根本的依据就是自己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具有并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因。

形象。内在的素质往往要通过外在的形象才能得以体现。“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11],党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戴。近百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12]他们为党旗增了光,为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添了彩,为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提供了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效,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成效交口称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加巩固。

实力。一个政党要想得到历史的承认和人民的选择,还必须有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既包括已经和正在显现的力量,也包括潜在的力量;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中国共产党由于它的人民性、真理性和正义性,刚刚成立时就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至今仍在释放。同时,它已经显现的力量更是令人民为之自豪,令敌人为之胆战。比如,就硬实力而言,它有遍及城乡的400多万个基层组织,有奋战在各行各业的9000多万名党员,有数以千万计的勤奋工作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有坚定支持和追随它的14亿人民;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创造、积累的可供党和国家支配的物质财富;有一整套运转有序、科学高效、衷心代表和保护人民利益的国家机器;有一支绝对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有一套基本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等等。就软实力而言,它有在人民中所享有的崇高威望;有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有总体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力;等等。实力是一个政党得以生存、发展和取得成功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巨大实力使它能够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经受住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贡献。贡献,事关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事关执政党存在的价值,因而,是党始终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干出了彪炳史册的业绩,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家地位显著提高,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经过长期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了新气象、新作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经过70年的持续奋斗,我国的经济总量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跃居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中国人民正在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从新时期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首先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最本质的特征”,即“特征”,而不是“本质”。“特征”是中心词,“本质”是修饰“特征”的。所谓特征,是指“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象、标志”呢?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论及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条基本要求,这八条基本要求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演化而来的,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八条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这八条基本要求或特色、特点中,哪一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呢?很显然,是八条中居于压轴位置的“党的领导”。这是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也就没有蕴含其中的八项要求或八个方面的特点了。正因为这样,我们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最本质的特点。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是指其在同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的比较、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评价一个社会制度是不是优越的根本标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这要看它是否适应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否推动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邓小平曾经深刻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3] “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14]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这个根本表现,具体说来,一看速度,二看效果。大量的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做到了这两条。为什么能这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凭借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依靠自己的积累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但从理论上讲,一个事物有没有优越性,取决于它的本质;一个事物的优越性能不能发挥出来,则取决于这个事物本身的完善程度和人们掌握运用是否得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亿万人民要做到掌握运用得当,要把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得靠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引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归纳为13个方面。其中第一项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之所以要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优势的第一位突出出来,就是因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着“这个事物的完善程度和人们掌握运用是否得当”。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这个优势,就没有亿万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掌握运用,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当然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其他各项优势更无从谈起。因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位优势、是优势之源、是决定其他优势的优势、是最大优势。

(四)从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和决定性因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上看,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必然对现有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但也有一些国家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防范、阻挠和遏制。从国内看,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形势变化之快前所未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世情、国情、党情的这些特点,使我们联想起当年红军的长征。在86年前的那场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突破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毛泽东深刻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15]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正义的事业。前进路上,我们要跨越这些新的“雪山”“草地”,要征服这些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就必须像当年红军那样,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全面性原理告诉我们: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真理是全面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形态是全面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的根本要求去全面建设。[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要求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就是社会主义全面性原理在新时代的体现。正是因为这样,治国理政中协调统筹对象的层级之多、范围之大,协调统筹的时间之长、要求之高前所未有。为此,也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才能体现“全面建设—全面领导—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四个全面”中的全面深化改革为例。它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零敲碎打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有关方面的联动和集成,这样才能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仅仅是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有这么大的工作量,更不用说“四个全面”的统筹推进和“五位一体”的协调推进了。大量的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必然要求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然如此明显,历史和人民又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反复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呢?这是因为,在坚持党的领导的问题上,也不时会出现噪音、逆流和斗争。从1949年上海解放初,一些外国人断言:“共产党进得了大上海,不出三个月就要退出来”,一些资本家预计:“共产党军事打100分,经济打0分”,到1957年,少数资产阶级右派乘整风之机,攻击党的领导是“党天下”,要“轮流坐庄”;从改革开放之初,一些人借着“思想解放”的由头,对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说三道四,到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1991年苏联解体,国内有人公开质疑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还有没有必要”,国际上也有人提出过“历史的终结”;从前些年中国实力增强后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中国经济遇到困难时“中国崩溃论”又不胫而走,到国内不少地方和部门实际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等,都说明在党的领导的问题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正是因为这样,“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17]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定了根本方向和重要原则。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一)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在本质上是一体的。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有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就没有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会导致各自为阵、各自为政,那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确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展现出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非凡政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强烈历史担当、高超政治艺术,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郑重选择、必然选择,是党和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道:“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对我来说就是责任,我要用毕生精力和全部生命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核心并不意味着无限权力、任性决策。对此,我始终是头脑清醒、态度如一的。”[18]

服从核心、维护核心就是服从大局、维护大局,就是最大的政治。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中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要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19]。党章规定“四个服从”,最根本的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中央强调“四个意识”,最根本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反之,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就会走样,就会出现“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最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各部门各地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维护党中央权威、向党中央看齐,这个逻辑不能层层推下去。核心只有党中央的核心,看齐只能向党中央看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权威,否则没法开展工作”,地方和部门的工作部署“要执行,否则就会肌无力”,但是,“地方和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认识到地方和部门的权威都来自党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的工作都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在地方和部门工作的同志都是党派去工作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天马行空、为所欲为的权力”,总之,“层层都喊维护自己的权威,层层都喊向自己看齐,党中央权威、向党中央看齐就会被虚化、弱化”。[20]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完全一致的,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制度,是民主和集中紧密结合的制度。一方面,对于重大决策部署,在意见和建议的广泛听取、多环节的充分讨论上都有明确的制度性规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上去有些繁琐,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则明、防止偏听则暗,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21]另一方面,重大决策部署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敷衍了事。对于不同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决执行的条件下,有意见、有问题还可以通过党内程序反映,直至向党中央反映,这都是允许的。有关反映党中央采纳了,那很好,如果没有采纳也不要牢骚满腹,心里不痛快,行动上打埋伏”,因为“个人的认识毕竟有其局限性,党中央决策要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22]总的来说,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既有利于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避免发生重大失误甚至颠覆性错误;又有利于克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形成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3]在这里,“全局”“各方”指的是党的领导范围,“总揽”“协调”指的是党的领导方式。

就党的领导范围而言,“全局”“各方”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从领域上看,是“党政军民学”;从地域上看,是“东西南北中”;从时间上看,是 “过去、现在、未来”。这就是说,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全过程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党的领导,都会损害党和国家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鲜明生动的阐述,他说:“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24] 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就党的领导方式而言,“总揽”“协调”也可进一步具体化,这就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一是“把方向”,主要是把好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的第一位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应当作为党在加强领导中首先关注和始终关注的问题。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40多年的改革历程能做到总体上一帆风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方向正确,出现问题就及时纠正,因此才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什么是我们党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25] “把方向”,就是推动全党在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经常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方向”的重要论述精神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二是“谋大局”,主要是指制定和落实各方面决策部署,要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什么是大局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国内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际看,就是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从党的建设看,就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26]怎么才能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有明确指示,他说:“首要的就是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精神内涵学深学透、融会贯通,然后自觉贯彻到自己分管方面工作中去。”[27]三是“定政策”,因为政策体现着实践主体的意志、愿望和目的,直接关系实践活动的成败。毛泽东曾指出:“人们的实践,特别是革命政党和革命群众的实践,没有不同这种或那种政策相联系的。”[28]如何制定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在实事求是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都要充分体现这个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坚持一切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29]在群众路线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我们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干什么。从而,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做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30]四是“促改革”,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发交织叠加、错综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研究和思考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必须科学认识改革的本质要求、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更加富有成效地把改革推向前进。”[31]这就为“促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同时也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3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归纳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要求,提供了重要遵循,即要从党的建设、党的领导两方面着眼。一方面,打铁必须自身硬,要通过革命性锻造实现自身过硬;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33]怎样才叫自身过硬呢?那就是要把党建设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怎么才能自身过硬呢?那就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1.大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各项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要强化政治建设,就要坚定政治方向。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要引导全党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推动全党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要强化政治建设,就要坚定政治立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崇尚实干,执政为民。

要强化政治建设,就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坚决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保障。

第一,要强化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要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决不允许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搞自由主义。

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点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34]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攫取政治权力、改变党的性质。坚决防止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危害党的团结、破坏党的集中统一。

第二,要强化组织纪律。对于组织纪律,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指出:“如果党组织像个大车店、大卖场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还能有什么核心力量?还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吗?”[35]加强全党的组织纪律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增强党性,即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切实遵守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组织制度。三是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处理好组织意图和领导个人意图的关系,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组织。四是切实执行组织纪律,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五是全面落实党组织的责任。“党的各项工作,所有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有责任,要尽心尽力做好。”[36]

3.要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37]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这样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组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党的组织体系坚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有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也十分密切。在实践中,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予以加强。

(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论部分,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就把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在一开始即作了强调,可见“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一是要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二是要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令行禁止。三是要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第二,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努力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政军群的机构职能关系问题。落实这一要求,一是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健全各级党委(党组)工作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二是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三是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

第三,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一是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二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三是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第四,要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二是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三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四是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新本领的动力。

(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强化党的政治领导,必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即要“着眼于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正确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科学决策,善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同时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二是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途径方法,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汇集民智民力,善于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是要坚持依法执政这一基本领导方式,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自觉把党的领导活动纳入制度轨道。上述三个方式,分别对应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四)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领导14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38]

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这就叫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我们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就越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明确要求。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增强政治领导本领,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善于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增强狠抓落实本领,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只有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着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党的领导才能更加有力有效,才能始终把握工作主动权。

(本文作者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原载《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05期)

[①]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情况为主题进行对照检查》,《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7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93、361页。

[③] 《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55页。

[④]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44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368页。

[⑦]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6页。

[⑧]转引自《十九大党章学习讲座》,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第177页。

[⑨]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⑩]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83—184页。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页。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6页。

[13]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14]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1页。

[15]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0页。

[16]参见赵曜:《科学社会主义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26页。

[17]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第100页。

[18]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176页。

[19]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554页。

[20]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187页。

[21]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185页。

[22]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186页。

[23]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12页。

[24]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9页。

[25]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252—253页。

[26]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64页。

[27]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117—118页。

[28]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86页。

[29]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30]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534页。

[31]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30页。

[32]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47页。

[33]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2页。

[34]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92—93页。

[35]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47页。

[36]参见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47—55页。

[37]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259页。

[38]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3日。

进入 欧阳淞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86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米乐m6平台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米乐m6平台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