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科学与艺术篇)-米乐m6平台

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科学与艺术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79 次 更新时间:2023-04-17 23:28

进入专题:      

学人君  


学人君按:2019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五十余位来自多个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梳理本年私人书单,并附以点评。所选书籍,凡两百余本,主题各异,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将分数期推出。

阅读之旅本与个人关怀旨趣、生命体验密切相连,他人之绚烂未必是吾辈之旖旎。不过在纷繁炫目的图书海洋面前,学人君相信秉持严肃思考、冷静独立的“读书人”,依然是值得关注的“同路人”。在即将开始2020年阅读之旅的时候,不妨听听他们如何说。

第九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科学、艺术与教育”,文中分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童书等四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知悉。



本期荐书学人

(排名按荐书出现先后次序)


吕文浩 本 力 张智义 程方毅 李永峰

赵肖荣 徐 来 郑力刚 向 维 陈映芳

唐大杰 孟钟捷 万昌华 谢志浩 邓佳信


- 科学文化 -


1《缠绕:历史中的科学与基督教》

作者:马建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吕文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科学意味着理性与进步,而宗教意味着蒙昧与守旧?二者之间仅有冲突与争斗?布鲁诺死于火刑,伽利略陷于囹圄,进化论饱受攻击……这些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似乎很难不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在历史的实际进程中,科学与宗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千头万绪、异彩纷呈,其精微和丰富程度远超上述这种单一刻板的形象。宗教的玄思既可以为科学的成长提供养分,也可能成为其的束缚和桎梏;反过来说,科学的成长既可能对传统的宗教玄思构成挑战,也可能为其新的生发注入活力。发生在它们之中的种种悲喜故事,最能深刻地体现出人类思想发展演化之大不易。本书立足于科学史,以生动的笔调和流畅叙事,绘制出一幅科学与基督教在历史长河中互动纠缠的精彩画卷。它将宏大的历史场景与细微的个体故事结合在一起,为人们理解和把握西方思想史以及科学发展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所回答的问题是所有在国内受过正统教育的人都会感到疑惑的,因而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著作,不如说是一本作者历经二十多年上下求索的思想论著,相信会引起更多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2《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衰落及区块链经济的崛起》

作者: 乔治·吉尔德

译者:邹笃双

现代出版社,2018年


本力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主编:

乔治·吉尔德是从时间的角度来定义谷歌时代和后谷歌时代的。《时间简史》打开了人类想象的大门,写出这部经典之作的伟大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说过,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进步是重新发现了时间。乔治·吉尔德与霍金殊途同归,他找到新的关于时间的理论。这并非相对论、量子力学,而是马尔科夫链。他认为马尔科夫链正是谷歌时代的底层方法论和思想源头。谷歌的排名方法正是将用户视作为随机游走的过客,并不需要浏览者或者网站本身,就可以让马尔科夫模型快速、持续地计算出它们在互联网中的排名情况。

也正因为如此,从亚马逊到脸书,从百度到今日头条,所有的云巨头都可以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来判断用户的想法,并预测他们接下来会做什么。人们总习惯说,互联网让人们进入到了技术赋权的时代,但需要进一步追问:到底是谁在掌握技术?又是给谁在真正赋权?

与马尔科夫链相对应,《后谷歌时代》给出的未来出路是区块链。区块链最大的好处是具有马尔科夫链所不具备的记忆性。至少对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隐私、声誉、产权和互联网基础设施,这是个保护、修复的机会。


3《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

作者:  王一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智义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每个人都有求医的体验,都有关于医学的基本理解,作为常识,医学既是科学、技术,又是人学、仁术。但是,当代社会,技术统治了医学,疾病被通透地探究,精细地处置,而痛苦却被无情地漠视,甚至被彻底地遗忘,医学的科学性、技术性与人文性、社会性被深深地肢解了,真理与真谛、正确与正义发生了冲撞,于是,引发了人们对医学目的、职业价值的怀疑、反思与批判。

医学究竟是什么?成为医学“当代性”追问的精神母题。本书就是对这一精神母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理性叩问,内容包括医学的本质、健康的内涵、新医学模式的烛照以及医学如何理解痛苦与苦难、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医生如何把握人道与人性、技术与艺术的张力,从而,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与现代医学职业生活之间续接上一条鲜活的精神脐带。该书内容大部分直面医学的当代话题和当下事件,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此外,该书对话体的叙述形式也增加了阅读与思想的乐趣。


4《病毒星球》

作者: [美]卡尔·齐默

译者: 刘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程方毅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

这是一本科普病毒知识的小册子,由耶鲁大学教授卡尔·齐默所著,今年4月份由理想国出版。作为一名人文学科的学习者与从业者,生活在这个被科学技术所主导的校园与时代,我时常会有被社会所遗忘甚至摒弃的感觉,并因此而恐慌。我用来拯救自己的办法之一便是阅读一些科技史的著作与好的科普类的作品,让自己还不至于与这个时代过于脱节,并在遇到完全不同于自己训练背景的人时总是能在拐弯抹角处找到一些可以继续聊下去的话题。我对于《病毒星球》的阅读和推荐便是出于这一动机。对于作品本身,也许是因为我自己的生物知识还停留在高中二三年级的阶段,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于病毒的认识,也颠覆了我对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分的理解,甚至可以由此而抽象出一些对于生命的哲学认识。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想起了喝着板蓝根对抗非典的中学岁月。


5《生命是什么》

作者:  [奥地利] 埃尔温·薛定谔

译者: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2014年


李永峰  四季书评主编:

这是无意间翻开的一本书。除了“薛定谔的猫”这个短语之外,我对薛定谔所知甚少,但我对生命是什么的问题很感兴趣。没想到这本书,对于生命的问题并没有给我多少教益,反倒是薛定谔思考问题的模式,让我十分受用。作为物理学家的薛定谔,之于生物学也是外行,但他在思考生命是什么的问题时,很快就抓住了关键。那就是生命的核心秘密一定藏在遗传机制里面。而遗传机制就存储在两个受精细胞内。每个细胞必须有一整套生命遗传信息的编码,这套编码可复制,当遭遇x射线或g射线照射时,这套编码信息也会提高突变率。这是薛定谔之前生物学研究的常识。薛定谔并不精通生物学,但是精通统计物理学,根据他的测算,只有当细胞内负载遗传编码信息的原子少于1000个时,遭遇射线,那种突变率才可以出现。1000个以内的原子如何组合,以传达出组合广泛的信息,这就还原成一个物理学的问题了,这就成了薛定谔的专业领域。这本只有薄薄几十页的小书,是薛定谔1944年在都柏林的一个演讲,是科学史上的名著,后来dna的发现,以及生物分子学的建立,据说就是以薛定谔这个演讲为基础。这本书所讲的我完全外行,但是薛定谔如何发挥自己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优势,去解决一个物理学之外的难题,这之中如何抓住关键问题,如何推导和思考,却是几乎任何学科都可以借鉴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而且因为是演讲文本,内容也通俗易懂。


6《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

作者:史莱因

译者: 吴伯泽 / 暴永宁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赵肖荣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

与多数抽象地讨论艺术与科学关系的著述不同,美国学者伦纳德·史莱因的《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以“镶嵌画”、乔托的透视原理、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等艺术史上不同流派的71幅绘画作品,来阐述艺术作品中的物理学表征。同时,以物理学史上的宗教时空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有关时间、空间和光的观念进化,来实现物理学的艺术阐释。

时空和光何以能成为联结艺术与物理学的纽带?因为时空和光是实在的基本元素,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桥梁,是艺术家和物理学家求索的共同对象。只消举一个例子就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人们,当观察者的速度接近光速,空间会无限收缩,时间会无限膨胀,过去和未来失去了意义。对于习惯牛顿时空观的我们来说,这一奇特景象是难于想象和接受的,而毕加索却以其作品《我的漂亮宝贝》将物体在光速下的物理景象得到了充分的表征,画面中物体的所有情形无需任何时间就可以让观察者一览无余。

作者以一幅幅作品生动地讲述了艺术家在毫不知晓物理进展的前提下,如何表征和建立一种新的以时空和光所构筑的实在观,从而与物理学家在想象力上达到了惊人的一致。该书不仅引领读者抵达艺术与科学关系的纵深地带,也向读者抛掷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谜题,即艺术与科学这两个大相径庭的领域,在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时,何以能殊途同归呢?


7《数学之美》

作者: 吴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


徐来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数年前,“数学之美”系列文章刊载于谷歌黑板报,获得上百万次点击;2012年,作者吴军将其重新整理出版。不同于传统教科书上枯燥深奥的数学符号,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数学发展的历史与实际案例,对数字和信息的由来、搜索引擎信息处理背后的数学原理、以及与搜索相关的众多领域背后的奇妙数学应用,娓娓道来,把数学的本质思维写得透彻而有趣。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当你对它保持觉知,会发现数学有一种让人惊叹的逻辑之美。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中,学科进一步交融,你会发现:原来“新闻分类的原理是高中学的余弦定理,地图搜索的动态规划和拼音输入法采用最大熵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算法推荐,都与数学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正所谓宇宙大道至简,学科殊途同归。读了这本书,你能深深体会到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所有科学领域、甚至社会领域所起的根本的作用,或许“近水楼台先得月”,更知“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8《what if?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author: randall munroe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14


郑力刚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科学家:

渥太华公共图书馆实在是一个妙趣难以与君细说的机构(不愿用“地方”一词,因它有二十几个分馆,每个都有很好的服务和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三十多年前来这里读书就喜欢上它,时至今日依然不时就到那里去拿几本想看的书,想听的光盘,想看的电影和录像回家。自己也间隔地建议它去买某些书给大家读(当然我是排在第一的,如果书果真的买了)或请它在其它的图书馆为我借书(如peter wagner的lust & love in the rococo period)。

这本书是在一个有闲的仲夏夜在图书馆乱翻书时碰到的。其荒诞而有趣的问题和科学而认真的答案及解释让我马上就喜欢上这书并向朋友们推荐。在相当的意义上说,从小在应试教育下成长的人最需要让自己的想象力和空间在这种环境松弛和扩张一下。比方说大家都知道航天飞机飞回地球的过程中,其表面和大气层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假如上帝发善心,从太空中向地球扔一块牛排,这牛排落地时是生的还是熟的?还有大部分发电完后的核废料是储层在水池中的,如果你赤裸地在这水池中游泳会吸收超高或高的核幅射吗?


- 艺术 -


9《山鸣谷应:中国山水画和观众的历史》

作者: 石守谦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


向维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此书最大特色在作者跳脱出一直以来主流的艺术史皆以画家及其风格为中心的叙述取径,而从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独特性出发,将叙述聚焦在画家与(预期的潜在)观众之间的跨时空“互动”之上。这种“互动”使得画作的意蕴总是富于生机地、不断被构成地呈现出来。这种独特的山水画史的写法,别开生面,呈现了山水画的背后,画家与观众之间极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图景,对于更深入地观摩、领会山水画这一对中国文明意义非凡的要素,助益极大。作者艺术史学功力深厚,旁征博引,举重若轻,史料丰赡,文字畅达,可读性很强。


10《叶叶生清音:记我与作曲家杜鸣心的生活》

作者:张平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年


郑力刚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科学家:

由于时代的原因,凭良心说,笔者1986年离开大陆之前听过的音乐,绝大多数可以说是“呕哑嘲哳难为听”。但1985年10月12日,在北京海淀影剧院杜鸣心先生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82),通过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的琴音却让在下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感。而这一经历,也让笔者在2008一篇回忆长文《故都听乐记》中感叹,“昔卞和因楚庭无人识其绝世珍玉而痛哭于楚山之下,余今惜国人不识杜鸣心先生的《一九八二》!”

今年秋,一位朋友提到他仿佛记得在一本关于杜鸣心先生的传记中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接下来我的搜索和写信导致了与此传记(《杜鸣心——大音希声》,秀夫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的作者结识并成为朋友。通过他,读到了杜鸣心先生的夫人张平女士写的这本让我很喜爱的书。

如果说自己以前只是对杜先生的音乐略有认识的话,杜夫人的此书却使笔者对杜先生及其家人有所了解。放下此书,由衷感叹“非常事乃非常人所作!”此言不仅仅是对杜先生而言,同样也是对不识字却知大度而敢作敢为的杜奶奶(杜先生的母亲),更是对为爱情不惜身败名裂敢于骇人惊世的张平女士。此书可读性很高,当然是因为其中所有的人都很有个性,但杜夫人的文笔也相当生动和多彩,常让我想起杨步伟女士的《杂记赵家》一书(此赵乃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

自己很多年都难得读一本中文的书。这是因为笔者对当代的中国没有最起码的了解,不知时贤(没有丝毫的贬义),更谈不上读他/她们的大作。赖以朋友的推荐,今读到一本让我很感兴趣的人物的书,而且是一本写得很可读的书,实值得一记。


11《leonardo da vinci》

author: walter isaacson

simon & schuster,2018


郑力刚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科学家:

“我也画画”,这是达芬奇在中年写的一封自我介绍信中,列出他的多项引以骄傲的专长以后的一句话。著名的传记作家walter isaacson(此公曾是《时代》杂志的主编,其名著包括《einstein》,《kissinger》,《the innovators》,《steve jobs》等)在这最新的达芬奇传记中,大量引用传记主人公留下的几千页密密麻麻的笔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近乎百科全书的智者是如何从永不消逝的好奇心,认真仔细的观察和论证,和近乎错乱和疯狂的想象中成长起来的。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很多地方,急工近利的愚昧导致了应试的教育。其结果是此教育下成长的人,很多不但管窥当今,更是锥刺过去。达芬奇,不就是那个画《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画家吗?站在艺术世界巅峰的达芬奇,以“我也画画”一句向世人展现了真正的学者和匠人的区别。


12《梵·高手稿》

作者: [荷]梵·高

译者: 翟维纳 / 张恒

金城出版社,2018年


陈映芳  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学教授:

在一个美术、美术史的外行眼里,一个凡间的人,怎么能画出梵高那样的画来?这是一个谜(它令人思考“人的可能性”这样的难解之题)。好在梵高自己诚恳、细致地记下了这个过程。在世人和梵高的画作之间,编辑者挑出、整理的这些信,会让许多美术评论显得多余吧。对世间万物的色彩感应、对各种人物的细致体悟、对画家自身使命及命运的清醒反顾……那些如儿童般纯净的文字本身即是艺术家无可替代的心曲散文。阅读这样的文字,时时有惊心动魄的感受。终究,成就这位不世画家的,首先是他的灵魂。


13《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

作者: 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口述 / 所罗门·伏尔科夫 整理

译者: 叶琼芳

作家出版社,2015年


唐大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每一个喜欢肖斯塔科维奇的人,都是通过音乐走进他的内心的。在意识形态极端对立的冷战时期,这个人既被斯大林接受,成为苏维埃政权的艺术符号,又被西方音乐世界所推崇,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c大调《列宁格勒》交响曲堪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传奇。1941年希特勒的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围困列宁格勒长达900天,计有德军50万、苏军350万和100万多万市民死亡。列宁格勒战役是近代历史上最惨烈的包围战。就在这个极端危险的环境中,身处城中的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他的不朽名作第七交响曲。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依然活着,我们必将胜利!”苏军历尽艰险在城内演奏了乐曲,鼓舞了苏联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这部交响曲的总谱拍成微型胶卷用飞机运到美国,1942年7月19号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世界上数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成为二次大战期间最伟大的音乐作品。

但在我听这首曲子时却发现了其温柔之美,那些被人解释为英勇意志、壮烈战斗的旋律里,分明是一步步清晰的脚步声,凝重的乐曲,可以感受到俄罗斯人独有的悲苦,可能那种脚步声是一种后退、胆怯。他自己说:这部交响曲是他战前就构思好的。他不过是和这个世界开了个玩笑。

《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是肖斯塔科维奇口述,由伏尔科夫记录并整理。全书充满了灰暗的色调,感觉到他对世界的紧张、茫然。其中他与斯大林的几次交流的描述十分珍贵。有一篇介绍本书的文章题目就叫《一生都在等待枪决》,十分生动。《卫报》评论此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类图书。


- 教育学 -


14《大学有精神》

作者:陈平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智义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本书为陈平原“大学五书”丛书中的一本,作者在专业方向之外,长期关注中国大学的历史与现状,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课题,展开深入持久的研究,本书即为作者多年研究的结集。

作者从学术的角度,来阅读、叙述、品鉴、辨析这所大学的历史,并借此凸显某种精神价值。杂感、素描、随笔、小品、回忆录,以及新闻报导、档案材料等,附为参照阅读,文字有趣而雅致。

“大学有精神吗?”、“大学需要什么精神?”等命题的解读对大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平原教授的《大学有精神》可视为从文学角度解读大学精神。“大学有精神”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大学要是健康的;二是大学要有崇高的追求;三是大学本身就是精神的象征。关于大学精神的讨论或许不需刻意达成一致意见,关键是能对大学精神的“问题基点”产生思考、形成追求,从而推动大学往理想状态发展。


15《世界水准:如何构建21世纪的优秀学校系统》

作者: 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

译者:窦卫霖 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关于pisa的全球测试结果,已经让国人兴奋多次了。来自上海等东部沿海省份的优秀学生让世界各国对中国中学教育刮目相看,但由此产生的一连串问题也引起了全球教育学家们的热议:如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否涵盖家庭经济条件、族裔来源、班级规模、学习时间、学生天赋、国家文化以及选拔方法等?

作者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并身兼教育与技能司司长,负责全球pisa项目。在他看来,上述一连串关联都属于“误区”。因为教育之所以能够“优秀”,主要在于“学校系统”。拥有“世界水准”的优秀学校系统包含哪些要素呢?作者用实证性研究的结果列出了一些要点,如能够设定高期望值、招募并留住优质教师、尊重教师个性、发挥教师能力、协调三方机制(教师、学生和家长)、找到学校自主权的平衡点等。但显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也看到了教育公平无法完全实现的客观环境依然存在的现实。不过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与其他教育学专论不同,这本书从客观现象入手,罗列常见误区,提出核心理念,并加以自我辩驳,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读起来逻辑清晰、一目了然。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虽然针对中学教育和中等学校系统,但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其中的描述和建议何尝又不是一种有的放矢的提示呢?


16《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作者: 郑天挺 / 俞国林点校

中华书局,2018年


万昌华  山东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西南联大存续期间,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和当时学人之努力有紧密关系。郑天挺先生曾在西南联大任总务长及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副主任等职,其中对于公务酬对、学人交往、社会生活、政治战争等事皆笔录于纸上,此出版日记字数之多竟有七十余万字。除去郑先生本人在日记中所表现出在困境中严谨治学的学人之风外,其更具多方面的史料作用。本部日记中涉及有数百当时的政要和学者,对于研究一些当时事件具有颇大助益。从社会史和经济史来看,日记中对于当时社会之变迁所引起的变化多有记录,是研究当时社会变迁和经济状况的极好素材;从文化史来看,郑先生位居甚高而交游多广,对当时学界生态多有记录;从战争史来看,先生记录了诸多当时日军飞机轰炸事件,对于研究抗日战争史具有相当价值;由教育观之,郑天挺先生是记录了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代。而先生在八年记录中,不止于国事学事,更兼关注社会民生事,与其说这是一部日记,倒不如说是在特殊时期下的人文关怀记录,同时更是那个时代的烙印。


17《袁方文集》

作者: 佟新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谢志浩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

袁方、全慰天、王康西南联大前后相继于1942年、1943年、1944年毕业。仔细斟酌的话,袁方、全慰天、王康,应该属于百年中国学术史上的第三代半。因为,费孝通老师呢,属于第三代,陈达、李景汉、吴泽霖、潘光旦诸位先生属于第二代,社会学这门学科没取消的话,那么1930年左右出生的,比如陆学艺和郑杭生,应该是第四代。中国大陆,社会学的第四代,没有来得及出生,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大陆第四代社会学者就“流产”了,海峡对岸的台湾,保留了一点“苗苗”,由于土壤贫瘠,生不逢时,台湾社会学的苗苗,也没有很好的成长,不过,比较而言,聊胜于无吧!

西南联大时期的社会学系,具有那么充盈的社会学传统。社会学不取消,假以时日,不难想象,袁方、全慰天、王康这样的种子选手必然成长为参天大树,一代社会学大家。西南联大种子所吸收的是昆明两所学府的社会学传统——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得到了中国最好的社会学滋养,王康、袁方和全慰天,吸吮着最纯正的社会学乳汁。同时,抗日战争社会生活的锤炼,通过学生刊物,学生壁报,学生社团,学生运动,得以在大风大浪中成长。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西南联大社会学的种子选手,选送到英美深造,学成回国,就可以预期:这些种子选手的学术成就了不得。

但是呢,千古文章未尽才。小荷才露尖尖角,把这个尖儿给掐了,中国大陆社会学整个学科斩草除根,西南联大社会学种子选手,受的影响是最大的,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吸吮了社会学最好的乳汁,以社会学作为志业,准备往这个方面发展,结果最后,这个学科“一锅端”了。西南联大的种子最感同身受。1979年之后,费老说,胡乔木说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粗暴取消社会学,这个是不对的,现在应该重建社会学。这番话在西南联大当年读书种子心中所引起的涟漪,不言而喻。枯木逢春,有泪尽情流,早已没有眼泪了,只能听从时代的召唤,迅速归队,集结在费孝通先生身边,开辟中国社会学的作业面。


18《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作者: [美] 易社强

译者: 饶佳荣

九州出版社,2012年


邓佳信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一定意义上,谈论西南联大相关话题,需要以是否读过《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这本书来判断判断文字质量。当下有关西南联大的文字很多,影像也不少,形成一股热潮;但有不少观点是过度渲染,不顾具体背景而神化历史细节,有关说法以讹传讹的现象层出不穷。《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以口述资料和档案为基础,以传神文笔选取有趣事例,可读又可信。此书着意介绍西南联大的基本情况,是这个领域中研究的较佳入门读物。选取有趣的事但不神化,因而细读过此书的人再谈西南联大不大会犯常识性错误,在基本观念上会崇敬而不至于神化地步。

不神化,这一点在当下教育改革的理性语境中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流传渐广德众多教育史神话,已渐成推动教育理性变革的思想障碍。如有关西南联大办学成就,对其原因众说纷纭的解释话语中,在简单例证出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学术自由等一般性教育理念后,推导出来作为西南联大精神,这不符合历史真相并不适切;所列举相关具体事例,均需还原到的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环境中来展开理解。我们都得承认,西南联大办学成就很高,可歌可泣令人感佩的故事很多,但追究到根本上却是在非常环境下的特定产物,是集中资源、组织架构、时代氛围下多方面合力达成的偶然特例,并非那些教育理念及其相关因素简单推导的必然结果,更不具有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意义。这类神话,闲谈增加聊资趣味无妨,学术研究则必须较真。尽管易劳逸(编者按:即易社强)先生思想性总体倾向明显,下笔写作时却很讲究史料基本要求,花费多年时间做访谈161位(学生90,教师43,相关人士28);对史料的解读相当谨慎,是非常严格的研究性著作。对这个话题想深入探究者,可作为入门介绍读物;仅仅对教育文史感兴趣,其驾驭史料的功夫和写作功底也可闲读欣赏其文笔;均可。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夏易劳逸先生来上海讲学,爱思想网组织访谈并将稿件在网站上发布,可供参阅;也可结合《西南联大启示录》等对比读。


19《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

作者: 梁晨 / 张浩 / 李兰 / 李中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邓佳信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致力于推动计量史学研究的李中清先生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当年发表时适逢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热潮。其对教育公平的总体肯定态度曾一度引起争议,国内社会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学者发表过商榷文章,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教育问题引起不同学科参与进来进行充分讨论的少数议题之一。该著作引起轰动是因为有以下几个鲜明判断:新中国的教育公平程度高于中国历史时期(含科举时期),中国当下的教育公平程度高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具体判断。这些判断与当下较低的教育公平获得感有直接冲突,尽管其学理大体上是成立的。因而,该书的出版对于当下教育公平问题讨论是一剂清醒剂,促进历史纵深和国际比较等不同维度的学术反思契机。

这书是以量化研究为基础的学术著作,尽管只是初步的描述统计应用;但对教育公平问题感兴趣想进行专业阅读,并不难读懂;对性别、民族、地域等基本变量的相关数据做简要分析。当年刚出版时我翻阅过,最近这次细读是基于量化研究方法的重读。如果关注到该著特点是基于学籍卡数据库做比较基本的描述统计,而没有高阶而作为量化研究方法主流的推断统计,那对于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而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如果仅仅是思辨研究,那就极有可能陷入原则争论而无法推进;甚至连本书确证的两个基本判断上都无法取得共识;因而本著基于实证研究方法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将教育公平问题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有关学者继续讨论和研究教育公平问题,本著基于数据提出的历史和国际比较等维度的判断应当共识基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著是对教育问题研究的实证方法典范,教育研究需要这样的方法应用,需要多出这样的实证成果,推动相关教育议题思考前行。


20《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留日精神史》

作者:严安生

译者:陈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邓佳信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分三次才读完这本书。在第一次读了一章多后,意识到该书基调很低沉,用笔极为深情婉转,有担心若一口气读完大概容易心内伤,所以后两次阅读都是刻意选择在明媚日子的下午去细读。见笑!其实,近现代留学与中国转型变革关系极其密切,南开大学李喜所教授其团队做过系统梳理总结出阶段性的国别特征,国内任剑涛等不同学科的诸位学者也有深入国别的关注和讨论;但若讲角度和深度,本书无疑均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从角度来讲,作者聚焦清末民初留学日本著名知识分子的细微心路历程,这大概是基于作者在日数年而熟悉鲁迅、郭沫若等大家的经历才能达到。从深度来讲,作者从个体留学生的具体遭遇而能抽离分析出一般性的整体环境分析,尤其写到这些留日学生在日本遭遇的屈辱。这应该是文学才能达到的深度,杰出的学者在历史研究学术著作中体现出来。而这种留学的心路历程及其背后原因,与其归国内之后在政治和社会舞台上的角色表现是否相关?考虑到西学东渐及社会政治转型的大背景,这可能是理解近代史的一条大线索。注意该书副标题《近代中国人留日精神史》,其实这种基于国别的留学,不可避免的遭遇诸如“人类馆”体验,也许是在西学东渐大潮下并不稀见,并不只是日本,至少留法和留苏就会有大量经历者;但个体遭遇及其群体精神史,确实有可能为当下留学大潮的反思是否提供了新角度。基于现代化的需要而从制度上鼓励留学,但“文明商贩”如果占据制度内资源和位置先机,那实质上往前更进一步的本土化知识分子何以安身立命?晏阳初和胡适这样的留美知识分子的遭遇,虽不为本书所论及,但却提供了另一反思契机。《灵台无计逃神矢》标题出自同样留日的鲁迅的诗句,大概文学家的鲁迅先生写作时的思考深度,对作者深有启发。李泽厚先生曾用“提倡启蒙,超越启蒙”概括鲁迅,当代留学史所肩负的启蒙作用大概也需要反思和超越。


2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

作者:陈桂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邓佳信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陈桂生教授年过八旬后竟然推出了三卷本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毫无疑问是该领域研究的一座里程碑。自80年代根据地教育史研究的热潮过后,该领域研究就相对冷清而少有新著力作;实质上无论思想学术界如何分化,也不管态度倾向于继承发展还是批判反思,当年这些教育实践如今都已可算是一笔精神财富;简单歌颂或者彻底否定都是不负责任地精神放逐。有幸的是当年积攒的档案资料和研究队伍总算不绝如缕,如今出现这一成果既是在情理之中,却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陈桂生教授长时间是共和国教育史的研究者和书写者,当下数套教育史著作的相关章节部分多见是由陈桂生教授执笔;而其学术重在分析特色,闲谈之际我曾听到台湾地区教育分析哲学的资深研究者的由衷称赞!意料之外是陈先生如此高龄,以一己之力出版如此巨著!

从苏区到抗日根据地到解放区,三阶段的革命根据地教育史分析得非常有条理。在中国教育转型承受巨大压力的当下,这样的基本理论著作是一份意义重大的基础研究,有教育史为依据的教育评论才是有实际推动意义的言说,而不至于观点偏颇太甚。三阶段史中尤其以抗日根据地时期这一段为要,前期的教育实践在延安时期形成一定程式,而后期的解放区实践和解放后新中国教育实践则是对这一程式的继承和微调。在抗战时期这一阶段,陕甘宁(延安中心)、晋察冀(近京津)、苏中(近沪宁)三大抗日根据地各因为其区域优势集中了大批从知识分子自觉转变成的革命学术人,文教事业在“救亡与启蒙”的背景下在抗战根据地如何展开探索?更进一步,延安教育经验的三句经典概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处理,教育走群众路线等,在这些抗战根据地时期是怎么发生的?总体而言,根据地教育史这笔教育实践的精神财富需要学术审视,才有助于认清当下教育特征。陈桂生教授的巨著以其扎实分析功夫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必是的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绕不开的一本巨著!


22《怎样上出魅力家常课:有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智慧》

作者:张玉新

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邓佳信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大夏书系”当下已经是教育类图书的一个好品牌,这些年我个人保持持续关注习惯,年年会期望它有一本可吸引兴趣阅读的好书而不曾让我失望。本年度深入阅读的是张玉新教授《怎样上出家常魅力课》。严格说来,这是一部属于教育细分领域的教学研究类著作。我个人的阅读意义主要是基于三点:其一,如果考虑到“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命题,是阅读这一著作的思想前提,则其公共阅读的价值得到极大提升。在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之上,提高一个层次来认识母语教育问题,这就在转换思路就看到传统文化大语文向现代学科小语文存在性质差异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其二,从个体的精神成长密码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篇目早已经内化成潜意识,那些熟悉的篇章诸如《小石潭记》《李清照词二首》等也曾是我们共同的精神食粮,试想若能以更优化的形式出现其对于个体精神现状的意义是否不一样?这些教研成果则提供了一个比较思考的视角;其三,从家常课和公开课的对比角度来看,经历过公开课的表演属性后难有期待,那么着意于家常课的研究性打磨其实更具一般性意义,既便是作文课的家常,真实豪爽而又直白流畅的一篇教学设计也能让你发现精彩连连;能领略到“家常课”的魅力是一个个学生的幸运。这样看来,一本教学研究著作也就有了突出意义。

当然,这意义的更充分理解需要进一步了解当下语文学科的发展脉络。回顾语文教学的争论过程,工具性的肆略和人文性的无力反弹就像是秋千摆动,那么东北地区张翼健教授等语文教学研究者提出的命题“语文教育民族化”就显得具有前提性意义。本书作者张玉新教授在这条学术脉络上一脉相承。这位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拥有丰富经验的语文教师,又经十余年教研提升形而上经验思考高度;在“形而下之作与形而上之思”之间徜徉多年,而提出“原生态教学”则是一个阶段性的见证。总结出诗歌教学的九字诀,既有传统大语文的回响,又有教学实操性;阅读教学的三部曲和作文教学的“两步走”,则体现”张玉新导师工作室”这个研究团队语文教学探索全面性的努力。语文教育改革需要真懂语文的大家来推动,潜心于语文教学和教研而不离一线教学实情,这样的强实操性探索经验应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如果结合其《形而上之思与形而下的徜徉》等著作阅读,可更深体会一位本土语文教育学者探索的可能高度和可贵努力。


23《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

作者:章瑾

中信出版社,2019年


唐大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本书介绍了一位毕业于名校、在资本市场供职的中产女性,投身乡村图书馆的公益行动。她在家乡——浙江三门县海游镇建设了一家公益图书馆。

关于图书馆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大概从20年前开始,国内市县级的公共文化设施都纷纷没落,文化馆改卡拉ok,电影院改商场,我见过县图书馆关门,大量有收藏价值的旧书可以论斤卖。地方城镇的文化市场萧条,图书馆的表现最明显。一是图书馆占用空间大,所需工作人员多,管理的专业性强,每年还必须要采购新书增添设备,但入馆借阅人数惨不忍睹。二是图书馆的公共性没有得到重视。公共部门把图书馆作为高端的知识殿堂,管理者充满了衙门作风,忽略了图书馆作为文化属性的公共治理空间的作用。以至于堂堂首都的国家图书馆,也常常沦为附近大学生的自习室。图书馆的衰落也是社会内部缺乏活力、缺乏追求知识的折射。章瑾的有为图书馆把阅读、教育、社会活动、公益理念结合在一起,深入基层,在贫瘠的文化市场里开出一支生机无限的莲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功业。

我参与的微澜少儿图书馆项目,在大城市的打工子弟学校开设图书馆,给孩子们提供好书,提供自由阅读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尊重。仅我服务的“第十八馆”第一年就借出了14236本,人均借阅19.6册。图书馆,大概是我们为改善教育现状所能做的可数的几件事之一。

关于乡村教育,也总有说不完的话,总有道不尽的感叹。想起十年前李英强推动的“树人乡村图书馆”,那时有更多的城市知识精英投身其中,树人的理念与当下几乎所有的公益教育项目一致,那就是要给孩子们健康的知识、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以及阅读的快乐......如今物是人非,徒留更多的嗟叹。希望有更多的“有为图书馆”,希望微澜图书馆在全国普及。


- 童书 -


24《原来你在这儿》

作者:金晓婧

宁波出版社,2018年


《不可思议的旅程》

作者: [美]艾伦·贝克尔

新星出版社,2014年


唐大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纽约时报》12月初刚公布的2019年最佳童书中,有一本中国女孩的作品——生活在纽约的山东姑娘金晓婧创作的《i miss my grandpa》(爷爷,我想念你),书单介绍说,作者探讨了她对祖父的感情,虽素未谋面,但她了解到,祖父长者一个像她叔叔一样的鼻子,还会用各种声音讲故事,从狮子到云朵无所不包......这本书还没有在国内出版,金晓婧在国内的第一本作品是蒲蒲兰绘本馆出版的《原来你在这儿》。

这是一本无字书,靠画面叙述母女之间的情感故事。成年人总是希望孩子早点识字,以此获得知识。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图画有更丰富、更精彩的故事,他们喜欢用图形、色彩组成的纸上世界,在那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

用大人的理解方式是,图画故事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探索力和创造力,一本优美的绘本还能培养孩子的审美和修养。在精神层面,一本绘本蕴含的内容可能超过一套百科全书。

前两年艾伦·贝克尔的《不可思议的旅程》(系列3册)也是无字书,但故事精彩、画面优美,其间智趣难以表述。推荐阅读。


    进入专题: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994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米乐m6平台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米乐m6平台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