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数字货币和金融安全是三个有内在紧密联系的话题,我先从数字货币说起。
一、数字货币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数字货币?
说数字货币就不能不说比特币,比特币2009年1月问世,这是个什么时间背景?是07危机。又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是2016年,在2016年前1枚比特币的价格还是在千美元以下,再往前两年,2014年前还在百美元以下。从日均交易量看就更小,在2016年前的很长时间内都在1亿美元以下,2016年突然放大到40亿美元,2017年50亿美元,到2019年12月已经猛烈攀升到90亿美元。
那么2016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日央和欧央分别在年初和6月份推出了负利率,而且在07危机后西方主要央行推出的主要用于救急的qe政策,不仅没有结束,反而不断加码,出现了长期化的趋势。
美联储在07危机后连续推出了三轮qe,到2018年初宣布开始退出qe,但2019年9月以后又回头,到年底已经新买债4千亿美元,其增幅规模比前三轮qe都猛烈,外界评论说是联储的qe4,但联储不承认。同时川普不断压联储实行负利率,说联储是他“最大的敌人”,因为欧洲和日本央行是负利率,政府发债不仅不用背利息,还能赚钱。
大量货币和负利率不断压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回报率水平。2014年在欧洲刚出现负利率债券,到2019年3月全球负利率债券突破10万亿美元,到10月已高达17万亿美元。下面这张表可看出,日元和欧元的利率水平都在负值区域,其他主要国家的利率也离“0”不远。
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互相传导的,世界货币资本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负利率,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2019年7月4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首次低于“1%”,12月2日再次进入“0”区间,报0·84%,而同期内的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也跌破1%,率先进入“0”时代。前央行长周小川说,中国应“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其意也是说中国可能难免出现负利率时代。
为什么会出现负利率这种完全违反传统经济理论的现象?是新全球化的影响,使发达国家的资本产出率为负值,所以你投多少货币都不会进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是负的,资金的价格就是负的,利率就是负的,所以负利率的出现,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定的,也不是商业银行喜欢负利率,而是新全球化所产生的客观经济发展趋势。
但是社会要发展,退休要花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实体经济不能提供回报,所以只能不断实行qe,就是财政发债银行买,导致财政支出中来自央行发钞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日本已经占到1/4,美欧也都在15%。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mmt——现代货币理论,这是一个在07危机十年后经济学唯一发展起来的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就是货币政策的财政化,反过来说也行,是财政政策的货币化,即只要没有通货膨胀,政府发多少货币都可以,政府可以把央行的钱当做和税收一样的钱来用。但是谁都看得出,新危机又要到来,而应付新危机的办法,就是更深的负利率和更大规模的qe。
所以,比特币在推出5年后才开始“火”起来,在推出八年后才开始“大火”起来,就是源于人们对主权信用货币即将在qe与负利率和新危机中走向崩溃的预期。中本聪在推出比特币时只是强调了他是为了搞一个去中心化和能点对点交易的货币,并没有从宏观乃至社会政治的高度说出什么观点,但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在2019年初出了一本书,叫《货币的非国家化》,其中有一句话说,搞民间的数字货币,就是为了“避免我们被持续通胀驱向政府完全的控制和指挥,进而最终得以拯救文明的唯一办法是:剥夺政府在货币供应方面的权力”,我看是说出了为什么会出现比特币和libra这些数字货币的原因。
二、数字货币与金融安全
向数字经济过渡是否会产生新的金融不安全因素,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有三方面情况值得关注。
第一个是民间数字货币是否会严重扰乱现存的金融秩序?
比特币是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行的货币,没有发行主体,也不锚定任何主权货币,是完全去中心化的货币。如果比特币、以太币等去中心化货币能够持续扩张使用规模,那爆发一场现有货币金融秩序的混乱恐怕就是迟早的事,因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手段就是货币政策,而去中心化的货币,恰恰就是要拿走政府手中这个最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
但至少从目前看,这种担心似乎还没必要,因为比特币这些加密货币成长到目前的几百万用户和几千亿美元市值的时候,就已经碰到了技术瓶颈,越来越跑不动了,而世界主要货币的存量,包括美、日、欧、英、瑞、中等大货币的m2合计,至少是以60万亿美元计。所以我有理由认为,未来有可能替代主权信用货币的,绝不会是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即对既有金融秩序的根本性挑战,不会是来自加密货币。所以比特币以及出现了十年,但各国央行都没有对它太过在意。
还有像libra这样的民间数字货币,它锚定一揽子主权货币,因为这种与主权货币的关系,它的问题就不是要取代主权货币,而是要分享各国央行的货币发行权,把从而分享各国央行的铸币税。这对各国央行乃至各国政府都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因为不论是满足经常性的财政支出还是反危机要搞更大规模qe,都离不开发行货币权。所以才会有去年9月26国央行长在瑞士巴塞尔开会,集体表态拒绝librad在本国落地的事情。
libra这类锚定主权信用货币的民间数字货币,都叫做“稳定币”就是要靠主权货币的币值来定值,因此如果在新金融风暴中主权货币的信用不稳定,这些“稳定币”也稳定不起来。所以如果从颠覆既有金融秩序的角度看,我认为libra等也做不到。
所以至少从目前看,能够颠覆主权信用货币的民间数字货币还没有出现。
第二个是央行数字货币——cbdc能否结束主权信用货币产生的金融风险?
目前各国央行都在积极研究推出主权数字货币的事情,希望能够应对民间数字货币带来的挑战。但是,如果像哈耶克说的,民间数字货币的诞生是因为主权信用货币的滥发,市场需要稳定的记账、支付和储值环境,才把优质货币的希望寄托在民间数字货币上,则cbdc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主权信用货币与主权数字货币在货币产生的源头上没有区别,不同的只是用数字现金来替代纸钞,所以如果主权信用货币如美元、欧元和日元在新金融危机中崩溃,即使出现了cbdc,也会与主权信用货币是一个命运。
此外,cbdc可能还会产生新风险,因为数字法币可能会导致存款从商业银行体系流向央行,从而产生类似于提升存准率的效应,就会形成银根紧缩。对中国这样数字化支付已经普及的国家来说,应该还影响不大,但对欧美这些美元普及数字化支付的国家来说,影响恐怕就很大了。
此外,数字法币的推出将把原先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纸币收回银行系统内,这将大大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但同时也会提升负利率的传导效率,数字法币与负利率的组合会产生什么效果,也是很大的未知数。
第三个是必须考虑抗量子密码的问题。
量子计算机是新的算力突破,最乐观的估计是在五年后就可以进入商用阶段。在目前已经高度电子化的金融体系中,已经正在开始在国内推广的区块链中,都是在大量的使用密码技术,例如已经十分普及的网银,必须用e-token作为进入个人网银账号密码,就是用的256位的哈希密码保护方式。
世界上没有不能被破解的密码,密码所能提供的安全永远是相对的,所以对密码的安全定义,就是破解的成本大于收益。在量子算力出现前,据说256位的哈希密码即便是耗尽太阳所蕴含的那么多能量也不能破解,所以很安全,比特币就是用的256位哈希签名方法,来保护区块链中记录的信息不可篡改。但是据说量子计算机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目前计算机上万年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所以目前的所有加密方法在量子算力面前就如同废纸。因此,如果我们没有中国自己的量子算力,以及研制出可以防御被量子算力破解的密码,就会使中国的金融体系非常不安全。
三、区块链与数字革命
1999年,在互联网tc/ip通讯协议基础上,出现了“p2p”通讯协议,这个p2p不是网贷,而是点对点通讯协议的意思,从此为区块链的诞生创造了互联网上的基础。但是人们对区块链的普遍认知只是在这两年才开始,是因为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大火起来,才让人们知道还有这样一种完全没有任何政府组织行为,就能自动运行起来的货币与交易方式。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就是去政府化、去中介化,可以让在互联网上完全不认识的人们通过共识机制中智能合约等形式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分布式记账和现代密码技术防止伪造和篡改交易信息,并让钱和有价证券等可以在互联网上跑。区块链创造了太多的完全违反传统市场运行方式的奇迹,使人们对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改造,打开了一扇新的认识大门,人们当然会为此而激动万分。
但正是在人们刚刚认识区块链的时候,比特币开始给人们对改造生产关系的美好前景,泼上一瓢瓢冷水。
首先是比特币的交易速度太慢,前面已经说过,每秒只有7次,远远比不上微信支付宝每秒几十万次的速度。第二代区块链货币以太坊的速度也只有区区15次。libra采取了半区块链化的方式,据说可以达到每秒上千次,但如果像脸书自己宣传的要覆盖世界27亿人口的支付需求,也是根本没有可能。
那么为什么区块链能够提供的交易速度这么慢?是因为要在公开的互联网上跑钱,就必须要用大量的密码技术来保护,拿比特币来说,在每个区块中使用的密码字节,比其中的交易信息还要多,而所谓的“点对点”交易,也是公开的互联网上进行的,为了钱的安全,还是得加密,就是所谓的“公钥、私钥”技术,这样的层层加密,安全是安全了,但是传送交易信息的时间必然很长,速度就被牺牲了。
交易速度太慢就没法在大规模和高频度的交易中使用区块链技术,这就是比特币实践给区块链泼上的第一瓢冷水。
第二个问题是产生于分布式账本这种记账方式。分布式账本的信任机制,是产生于篡改记录的难度极高,而这个难度是产生于在每个节点都要同步记录交易信息,所以要改账就不是改一本,而是超过51%的账本都得改,区块链才会认可这是真实信息。所以分布式账本的使用人越多,篡改账本的难度就越大,账本中的信息就越可信任。
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和交易信息规模扩大,必须储存的交易记录就越来越多。比特币刚问世时的存储占用空间只有20个g,到2018年末已经猛增到200个g,到2019年末又猛增到300个g,按照目前的增速,十年后将超过1万个g。
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别人的交易信息我为什么要保存?第二个是大量储存信息如果是用在微信支付宝这样的应用场景,手机根本用不了,因为有关测算证明,如果是微信支付宝这样的交易规模,以目前手机几十个g的存储空间,三天就满了,用在座机上也是不到1个月就满了。
能够充分体现去中心、去信任等这些区块链“原教旨”的是公链,公链是可以自由进出的区块链,比特币以太坊都是公链,所以如果说目前对公链有“共识”,我看这个共识就是公链因为技术瓶颈限制,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基础。像比特币这样的规模,是700万日活跃用户,90亿美元的日交易规模和3000亿美元的市值,就已经顶到天花板了。因此把区块链技术用于在中国和美日欧这样的大经济体的支付和证券交易,是没有可能的。
区块链是数字革命时代产生的应用技术之一,如果数字革命是新生产力,则必然会带来与之对应的新生产关系,这种新生产关系必然对原有生产关系产生摧枯拉朽的效果,并且会在长期内保持活力。随工业革命产生的商业银行存贷款体系和复式记账法能够延续300年至今,就是新生产关系活力的体现。
然而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在诞生十年后就“老态龙钟”步履艰难,在只有几百万用户的时候就难以继续拓展,只能说明区块链技术只是折射出了数字革命时代的部分先进性质,还没有展现出数字革命的全貌。但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就不可能对生产关系的改造,产生质变性的、革命性的影响。
顺便指出,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数字革命,是经济学、计算机学、密码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融合,这和传统的经济学发展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是用数字技术来表达经济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思想,所以如果经济学人或者经济管理人士,不懂得用数字技术方式表达经济学思想和经济与社会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与技术局限,只是把区块链中所产生那些理想场景,如去信任、自组织、无篡改和伪造等原则,加以经济学式的无限放大,就会走入严重的认识误区。
例如,2019年在区块链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就是“跨链”和“分片”技术,前者是把加密货币的交易放到链外来以中心化方式进行,后者是把整体的区块链社区分成无数个小片区来运行,目的都是为了绕开交易速度这个瓶颈,但是跨链技术又回到了中心化方式,分片则使统一的共识机制遭到破坏,又产生了各个小片区产生的共识怎么在大片区再统一的难题。但是在国内很多经济学人的文章和演讲中,却在欢呼区块链的速度瓶颈被突破了,而不了解这种突破对原先所高度期许的那些美好生产关系愿景,是怎样的失败意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数字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彻底改造前景,不仅是存在的,而且前景也是越来越明朗了,这就是ai所带来的前景。
数字时代所产生的人工智能方式,使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进入了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就是在用机器管理替代传统的人对人的管理,用机器中介来替代传统的人作中介的地位,因此就从传统的对人的信任逐步转变成对机器的信任。机器信任是一种新的信任方式,人有私心但机器没有,人会伪造和篡改但机器不会,一旦人们的共识被变成了机器语言,用来管理人的生产和交易活动,以前纯粹由人所构成的生产关系,就会发生质变。
为什么分布式账本会构造出信任机制?是因为超过51%的人都不会允许造假行为,即人类的主体共识是排斥造假的,而所谓“拜占庭容错机制”,就是让机器智能要保证在即使有49%的人想造假的时候,这个假也造不出来,共识机制还能继续运行。当然共识机制也可以修改,那也是要经过51%的人同意才能改的,所以共识机制的本质,是通过机器来执行的“民主集中制”。
基于ai的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并非是只能在分布式网络上运行,并不是只有区块链技术才能使用ai。而且对互联网来说,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网络并非是先进与落后的分野,而是取决你需要用网络技术来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网络技术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80年代互联网刚问世的时候,因为pc机的速度不够快,无法运行大程序,所以人们想在网上听音乐看视频都只能登录到大网站的高性能服务器才行,但是现在手机的速度已经赶上80年代的小型机了,pc的速度就更快,在每个节点都可以运行大程序,所以互联网就有了朝分布式发展的技术基础,区块链就问世了。
但是如果区块链也有技术方面的天花板,比如前面说的比特币到了700万用户和3千亿美元市值的时候,就在网上跑不动了,如果想把更大规模的价值交易搬到互联网上,就还得回到中心化方式。但管理交易的不是人,而是ai,是机器智能,是让机器来执行人的共识,就会开创出人类生产关系的新天地。这个新关系,不是传统的人与人的关系,而是人—机器—人的关系。
当然,中心化方式也会面临着共识机制被中心化网络管理人篡改的问题,这就涉及怎样进行监管的问题,以及怎样使用密码技术保护的问题。
还有,不是说区块链没有用武之地,在企业间推广使用“联盟链”就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而实际上我们国家目前鼓励发展的区块链,就是把联盟链作为重点。
2020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