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削弱新闻史的教学和研究
——写在《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再版之际
新闻学界通常认为,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个基本部分。这是三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组成部分。新闻史,包括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史的研究在于厘清史实、鉴古察今、探究规律,这是理论所由形成的源头和依据,离开了史的研究,新闻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理论,包括传统的新闻理论,兼及新兴的大众传播理论;这是从事新闻实践、办好新闻事业的方向指导,离开了理论的研究,新闻实践就会缺乏科学的指引,失去正确的方向,陷于盲目的状态。新闻业务,包括传统的采、写、编、评、摄、录、印,新兴的互联网作业,以及经营、广告、管理等业务技能;这是新闻事业的实际操作,新闻事业的全部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都要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才能得到最终的实现。总之,新闻学的三大部分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整体,在教学和研究中,这三者不可偏废,更不可有所缺失。
不过,陷于偏废或缺失的现象又十分常见。尤其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重业务轻史论的现象总会存在。总是有人认为,学好新闻制作的技艺,就能谋职,就能生存立足,就能养家糊口。也就是说,总有人只是把新闻工作当作维持生计的职业,而不是对社会国家有着重要影响的事业来看待。作为一个普通从业者,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情有可原;但是,作为教学和研究的机构,如果指导思想有这种偏颇,就会对学风、教风以至一代新人的培养,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试想一下,在这种功利主义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后人,能够自觉地把新闻事业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事业去看待吗?能够自觉地去理解和把握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社会职责和功能,从而在实践中以天下为己任、并为社会公正进步而去“铁肩担道义”吗?
就笔者所知,近年来重业务轻史论的倾向就有所抬头。有的新闻专业为了增加业务课的课时,就在砍削史论课程的时间。本来新闻专业的教学大纲里明确规定,本科阶段要分别开设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事业史的课程,可是有的地方却把两门课程合成一门,使得教学时间减少了一半。其实,高等教育的许多学科都在分别开设本国史和外国史的课程,例如,文学专业分别开设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课程,哲学专业分别开设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课程,教育专业分别开设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等等。之所以这样做, 一则是由于两门课程虽有史的共性,但却各有自己的内容体系、目标要求;二则要保证两门课程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对于新闻学科来说,分别开设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事业史两门课程,原因也是这样。第一,两门课虽然有共通之处,但是内容体系、详略取舍、目标要求毕竟颇有差别。学习中国史重在厘清本国新闻业的历史进程,研习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新闻机构,继承我国进步新闻人的传统和经验,吸取各种曲折失误带来的教训,从而有助于办好我国当前的新闻事业,有助于探讨新闻改革和前进的正确道路。学习外国史,则在更加广阔的空间时间维度中,了解世界新闻业发生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历程,新闻业发展前进的基本规律,新闻业同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规律,各国各类新闻体制的运作方式、利弊比较,以及当今主要国家新闻业的现状、一些著名新闻机构的沿革和现状。凡此种种,都是踏上新闻岗位必须具备的常识,更是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所必须的知识储备和素养。第二,这两门课程的内容极为广泛、丰富,需要研习的新闻体制、新闻机构极为繁杂、多样,涉及的政治社会文化问题多多,值得研习的新闻名家也多若繁星。当然,课堂教学只能择要指点、重在引导,但是要实现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必然要让学生参阅较多的书籍和资料、思考和研讨许多相关的问题、撰写一些课程论文或笔记,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保证的。本来需要两个学期的努力才能学完的内容,简单地压缩在一个学期完成,岂不只能浮光掠影、走走过场?
另外,也有学校把新闻事业史的课程泛化成大众传播史,或者说,以大众传播史来替代新闻事业史,这也值得商榷。相对于新闻事业来说,大众传播活动是个更为概括抽象的概念。除了新闻事业之外,凡是面向公众的传播活动、从说唱戏剧、印刷出版、广播电视、幻灯电影、到如今互联网上的各种公开传播,都是大众传播活动。各种类别的大众传播活动都有他独特的历史,而要把各种类别的大众传播活动合成一部历史,就只能作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抽象。这种更高层次概括的历史当然也要研习,比如说,传播学专业当然要开设人类传播史或大众传播史课程。但是,电影学院总要讲电影发展史,出版专业总要讲印刷出版史;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总还得落实到自己的专业,认真研习中国的新闻事业史、外国的新闻事业史,了解本专业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发展规律、各种个案、各种问题,这才能鉴古察今,做好自己所从事的新闻传播事业。泛化地研习大众传播史,能管用吗?
本人长期从事新闻史论的教学和研究。本世纪初受命主编《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作为“十五”期间的国家级教材,于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蒙学界厚爱,先后使用已十余年。2016年奉命增补更新、修订再版。经过与程曼丽教授等多位合作者的共同努力,对原著内容、特别是现状部分作了较多增补修订。值此再版之际,有感而发、写了上面一些话,愿与学界同仁们商酌讨论。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对新闻史教学的一贯看法,下面将该书绪论的主要内容摘刊于后,供讨论。
附:《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绪论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对象
外国新闻事业史是一门学习和研究外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的课程。它是高等学校新闻和传播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切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必须研习和进修的基本课程。
为了说明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覆盖范围,先要澄清下面一些概念。
1.传播史、新闻传播史、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事业史
人类成员为了联结起来,共同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随时随地都需要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和沟通,这便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人类的传播活动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传播活动的历史。
人类传播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传播的信息包罗万象。但只有对新鲜信息的传播,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的传播,才是新闻传播。这种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同样十分久远,它也是和人类的历史相伴相随的。
人类的新闻传播有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进行的,它存在于从古以来的各种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之中。另一类是高级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由专门的机构(即新闻机构)通过特定的媒介(即大众媒介)向广大公众进行的有组织的新闻传播活动。人们通常把从事这种高级的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业称为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在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至今大约有400多年的历史。
新闻事业是一种大众传播事业,但是大众传播事业却不只是新闻事业。凡是通过大众媒介向广大公众进行信息传播的行业,都可称为大众传播事业。其中有以传播新闻为主的新闻事业,有以传播知识为主的书籍出版事业,有以传播娱乐内容为主的文化娱乐事业,如电影制片公司、音像制品公司、节目制作中心等等。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事业,但是严格说来,只有它的新闻采制部门、新闻台、新闻频道才属于新闻事业的范畴。
以上诸多概念的关系,可用下面的图式表示:
作为新闻事业史课程,它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事业的历史,而不是一般的新闻传播史,更不是人类的全部传播史。因为它不是研究自古以来的所有新闻传播活动的,更不是研究自古以来人类各种传播活动的。当然,它的研究对象也不是大众传播事业史,因为除了新闻事业之外,其他的大众传播事业,诸如书籍出版业、电影事业、文化娱乐业、甚至广播电视中的知识性娱乐性内容都不在它的研究范围之中。这一切都是由学科分工、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每个学科、每门课程都应该有确定的研究对象,这样才能在特定的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对人类的知识体系作出自己份内的贡献。
2.世界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史
世界是个整体,各个国家或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但是世界各国、各地新闻事业的发展又是参差不齐的、有先有后的。
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就新闻事业的门类来说,是不断增多,互相叠加的。先有报业,以后陆续出现了新闻通讯业、广播业、电视业、互联网络业,诸多门类相互竞争而又并存共荣。其二,就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地域来说,是不断辐射和扩展的。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兴盛而来的近代报业,是由西欧发源而后向整个欧洲、北美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的。其他新闻通讯业、广播电视业,以及互联网络业,也是由欧美发达国家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地的。这种情况见图示:
图3 地域扩展(以报业为例)
世界新闻事业史,包括外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起始于17世纪初,中国新闻事业史起始于19世纪前期,(不包括古代新闻传播)。外国新闻事业史要涉及一百多个国家,至少也要研究一、二十个代表性国家;中国新闻事业史则集中研究我们一个国家。就新闻事业史的研究来看,我们一方面要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把中国和外国放在一起来考察,以便把握全局、总体关照;另一方面,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又要对中国的新闻事业史作更加详尽深入的研究,以便继承传统、吸取教训,在前人留下的基业上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大厦。这就好比绘制地图,如果世界地图用的是一比五千万的比例(比实际面积缩小五千万倍),中国地图用的也许只有一比五十万的比例(比实际面积缩小五十万倍),这样才可以把中国的山脉、河流、铁路、公路、城市、县城等等标识得更加详细、清晰。如果中国地图也用世界地图那样的比例来画,也用绘制其他国家地图那样的尺度来绘制,那就会显得过于简略而不能满足中国人的需要了。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迄今为止全国各高校都把外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分别设课,而不是合成一门世界新闻事业史课程。高校的其他专业在开设专业史课程时,往往也把本国史和外国史分开,如文学专业有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哲学专业有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之所以这样做,其中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
基于上述,我们既要有世界整体观念,又要把外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分开进行学习和研究。外国新闻事业史,是以外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的,它覆盖的范围是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新闻事业。当然在学习和研究时也要同中国的新闻事业史联系起来,进行比照,以加深对历史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解。
第二节 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重要意义
外国新闻事业源远流长、覆盖广阔,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成长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它的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新闻事业的普遍规律,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新闻事业和人类从事的其他各种事业一样,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要认识和把握这种规律,一方面要对当前的新闻实践进行研究和概括;另方面要对前人的新闻实践即新闻事业的历史进行研究和概括。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概括都是重要的,不可偏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以便认识和把握新闻事业在中国发生、发展和运作的具体规律;我们也应该认真学习外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以便认识和把握新闻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发展和运作的一般规律。应该看到,外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更长久,内容更广泛,情况更加复杂多样,只有加强对它的学习,才能充分认识人类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包括它自身演变以及它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相互关系上的规律性的东西,切实提高自己的新闻理论素养。
其次,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有助于认识不同国家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有助于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发展我们的新闻事业。
几百年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级创办过不同的新闻事业,它们各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运作方式。对此进行学习研究,将会增长我们的见识,提高对不同性质新闻事业的鉴别能力。但是,这些不同的新闻事业也必然存在许多共性,许多共同的问题和共同适用的做法。对此进行学习和研究,就可以收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功效,能为建设、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新闻事业开阔思路、增添智慧。
第三,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各国新闻事业的情况和知识,从而做好对内外对外的新闻传播工作,在国际新闻传播的竞争中取胜。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新闻传播的国际化趋势更加发展。我们的新闻传播正在大步走向世界,外国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地进入中国。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外国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同我们的交往日益频繁,相互间的业务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更多的有关外国新闻事业的知识,才能在互相交往中胸有成竹、应付自如。这也需要我们更加熟悉外国新闻事业的状况、特点、活动方式、最新动向,才能知己知彼、赢得主动,更好地巩固国内新闻阵地,有效地开拓国际新闻市场,在同外国新闻界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和胜利。
总起来说,学习和研究外国新闻事业史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整个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基本规律,了解当前不同类型国家新闻事业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开阔视野,鉴古察今,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培养从宏观上把握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能力,以便做好国内外的新闻传播工作,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这便是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的基本方法
学习和研究外国新闻事业史,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侧重点。比如,有的着重研究新闻思想、新闻体制的演变,有的着重研究新闻业务的发展。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弄清楚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演变,这是其他专项研究的基础。为此,我们的教材叙写的是事业发展史,也即是综合性的通史。叙写事业史的过程中也要涉及一些重要的新闻思想或新闻业务,但不可能加以展开,因为这是今后专项研究的任务。
学习和研究外国新闻事业史,可以有不同的梳理归纳的方法。我们的研究对象上下几百年,覆盖全世界,内容丰富,门类众多,事件繁杂,材料浩瀚,如何梳理得井然有序、条理分明,这是一大难事。既然要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似乎不宜写成国别史或国别史的组合。但是,鉴于新闻事业发展历史上的门类叠加式和地域扩展式的特点,又不便象撰写世界通史那样,完全按照年代顺序撰写。何况撰写历史还要便于学习者把握,便于人们理顺脉络,了解规律,而不只是把历史记载下来而已。
为此,我们采取的是以史为经、以地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力求把年代、地域、媒介门类这三个座标恰当地结合起来。所谓以史为经,并不是按照编年史方式叙写,因为那样叙写就会不停地从这个国家跳到那个国家、从这种媒介跳到那种媒介,把史的发展弄得支离破碎。我们的以史为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媒介的历史演进来布局(传播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媒介的演变为标志的),由报业到新闻通讯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络业,以便显示世界新闻事业的总体进程。把某个媒介门类(如报业)连贯叙述,也便于系统地说明这类媒介的共同特点、共同规律。二是在每一类媒介中又按时序(近代、现代、当代)来叙写,以便既表现历史的连贯性,又表现历史的阶段性。所谓以地为纬,是指每个门类中又分别选取世界各洲若干有代表性的国家,逐一叙写,以便展示新闻事业发展的地域状况,并把它同各个国家的历史情况、政治经济背景联系起来考察。这种以史为经、以地为纬的体例,也是为适应目前教学需要而采取的,力求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至于今后编写专门的历史典集,应该如何谋篇布局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和研究外国新闻事业史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我们认为有几点很值得注意:
1、史实和观点的结合。史实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包括重要的人物、媒介、事件、新闻思想、新闻活动,上述这些人或事产生的背景、对社会的影响等。观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概括。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要认真刻苦地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记住重要的史实材料;然后在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思考。比如:概括某些著名媒介的业务特点,分析某些重要人物的成败原因,比较某些国家媒介发展的异同,思考特定时期经济政治状况同新闻事业之间的制约和互动,等等。通过这番分析、比较、思考,就会得到某种规律性的认识,而这种规律性认识的不断积累,就会逐步提高自己察古鉴今、古为今用的能力。
2、一般和重点的结合。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媒介、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它的一般情况,也就是面上的整体情况。而在各个时期中、各类媒介中、各个国家或地区之中,都会有比较重要的、比较典型的具体事例,这便是其中的重点。对一般的情况要注意把握,这样才能全局在胸;对重点的个案要注意分析,这样才能由小见大、察微知著。譬如迄今为止世界上的广播电视机构大致上有哪些体制类型,学习时要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就每种体制类型中比较典型的例子,作过细的研究。这样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分析,不仅加深了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而且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历史和现状的结合。历史是不断发展、不断延伸的。我们学习外国新闻事业史,要密切关注它的发展和延伸,直至当前为止。这就是说,既要纵览历史、了解过去,又要环顾全球、熟悉现状,要把纵向思维和横向考察结合起来,这才能更好地满足现实的需要。研习历史时,一是要把握其基本脉络,二是要熟悉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基本史实,三是要认识贯穿其间的基本规律。这些知识的积累不会是徒劳的,因为历史知识对现实的借鉴作用,往往是厚积而薄发的。研习现状时,一是要把握面上的情况,整个世界、各类媒介、各个代表性国家的概况、特点、走向,要大致有数;二是要熟悉当今世界重要的媒介、重要的媒介集团、相关的重要人物。这些都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传播国际化的形势下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常常会用到的知识,日积月累,娴熟于胸,对于新闻实践的帮助必然会逐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