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星云大师圆寂: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者走了-米乐m6平台

张丰:星云大师圆寂: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者走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3 次 更新时间:2023-02-08 20:47

进入专题: 佛学   星云大师  

张丰  


2月5日,当代最有影响的佛教文化传播者星云大师圆寂,世寿97岁。

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2岁就出家做了和尚。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出家不仅是修行,也是穷人家孩子少有的出路之一。那时江苏有不少寺庙,但不少寺庙建筑都改做了学校——佛教和教育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局面。星云大师1947年从焦山佛学院毕业后,到白塔山大觉寺礼祖,受命任“当家”的时候,就同时担任了白塔国民小学的校长。

本世纪初,江苏有关部门找到星云大师,问他能否回来复兴大觉寺。他后来回忆说,自己“心里像触电一样”,因为他12岁就在南京栖霞古寺出家,一直把大觉寺当成是自己的祖庭。能够帮助重振大觉寺,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早年时光。

大师圆寂后,很多人转发他《最后的遗嘱》一文,以示纪念。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真诚的告白——我最后的遗嘱》,是星云大师在85岁生日时面向弟子的讲话。这既是他一生追求的总结,也回应了各种“质疑”。

我们有必要再重读一下他的真诚告白:“我一生,人家都以为我聚众有方,事实上我的内心非常孤寂,我没有最喜欢的人,也没有最厌恶的人。别人认为我有多少弟子、信徒,但我没有把他们认为是我的,都是道友,我只希望大家在佛教里各有所归。”

此时的星云大师,已经信众遍天下。他在世界各地办寺庙、大学(佛学院)和医院以及儿童福利机构。但是在这次“告白”中,他强调这些物质财产既不是自己的,也不会留给弟子,而是属于“十万大众”。

“告白”中,星云大师再次强调了自己信奉的佛教理念,那就是“人间佛教”。

这是理解他佛教思想和一切行为的钥匙,他是以“入世”的精神,不仅弘扬佛法,也“办佛教”。佛教强调“出世”,而星云的一生,却是入世的一生,是努力的一生,从未有松懈。

所谓“人间佛教”,就是强调佛教徒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所作为,为社会和他人奉献,在奉献中“精进”和修行。这是星云对佛教思想传统的一大贡献。

很多人声称信佛,但是心中想的却是轮回、转世,想下一世少受苦,而星云强调的则是今生今世,是一位“现实主义”佛教徒。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理解,他是把弘扬佛法当成是一项事业来做,也就能理解,他在几十年的过程中,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办寺庙和佛学院。

人们称他为“星云大师”,他的著作,署名也是“星云大师”,但是他自己一直是“孤寂的”,而不是“热闹”,他并不享受万众朝拜,而始终保持着一个佛教徒的状态。

他作为佛教徒最早的生涯,就是在办“人间佛教”,把信佛和救济他人结合起来,承担了某种“社会责任”。后来他到台湾,在1967年创建佛光山,致力推广教育、文化、慈善等事业,把这些努力看成是一种佛教的“共修”。

而在台湾的这些年,他也始终致力于推动两岸交流。接受媒体采访时,星云大师曾说:“我一以贯之的心愿就是两岸和平。我想对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星云大师在世界上创办了200余所佛教道场,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在纪念他,缅怀他。大家都很看重他《最后的遗嘱》,感念他对推广佛教文化所做的贡献。

他是一位“得道高僧”,而他所信奉的“道”,也值得我们反复揣摩:努力的,而不是逃避的;入世也是修行,奉献社会就是修行。这就是他希望的“希望大家在佛教里各有所归”。



    进入专题: 佛学   星云大师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55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京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米乐m6平台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米乐m6平台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米乐m6平台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