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荣(1926—2018),吉林延吉人。我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郑德荣早年在东北求学,1945年2月考入“新京法政大学”。1946年10月,进入长春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学习。1948年,从国统区投奔解放区,入东北大学短训班。结业后,根据组织决定,转入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本科学习。1952年10月,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64年,他作为吉林省唯一的高校教师代表出席全国政治理论课会议。在学校任教期间,他曾先后担任马列教研室副主任、政治系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改革开放后,1978年他被评为副教授,并首批招收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980年至1982年,被选拔借调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任《中共党史大事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编写组”副组长(主持工作)。1983年,郑德荣成为全国四名党史教授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评定为博士生导师,是全国高校首批中共党史学科三位博士生导师之一。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同年主持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在国家教委对所属院校147个社科研究机构评估中名列第一。1999年,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2004年,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终身)教授。
郑德荣毕生以“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为座右铭,坚守教学、科研一线67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主要著作有《毛泽东思想史稿》《毛泽东思想论纲》《中共党史若干问题纵横观》等,并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共党史教程》《中国革命史教科书》等。
郑德荣是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终身)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享誉国内外的中共党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革命史研究等领域,提出诸多创新性观点,为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郑德荣不仅是著作等身的学者,更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在教学岗位深耕67载,毕生以专研红色理论、传播红色思想、作育红色英才为己任,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在党言党、在马言马”的杰出典范
郑德荣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矢志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把一生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时代楷模。他不仅是孜孜以求、持续奋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更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不仅是执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更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对于郑德荣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他的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郑德荣的精神首先表现在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先生对自己事业的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纯朴、真诚、坦率、明朗。因为有这种爱,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教和研究生涯中才锲而不舍,从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松;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使他始终充满朝气和动力,永葆学术青春和活力。郑先生的精神还体现在对事业的忠诚上,先生这一代人,经历过许多坎坷,一些人因此发过牢骚,甚至有不满情绪;但先生没有,相反始终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先生对事业的忠诚,体现在不计得失,无怨无悔,始终从大局考虑问题,目光远大,相信未来;先生对事业的忠诚,体现在坚持多年心犁笔耕,不断地发光发热,以丰硕的学术成果贡献于世;先生对事业的忠诚,体现在为使事业兴旺,努力培养接班人,大力奖掖后进。郑先生的精神也反映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先生的学问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蜚声海内外,但先生从不自满,而是以不待明日的执着精神努力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郑德荣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这些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紧密相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紧密相连,与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从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纪念活动开始,每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纪念活动;从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开始,每逢纪念毛泽东诞辰的重大纪念活动,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纪念活动,郑德荣均著文参会,正面发声。20世纪80年代,郑德荣以卓越的政治胆识、巨大的理论勇气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科学体系,正确引导社会思潮。90年代,他与时俱进、科学思辨,深刻阐释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他虽已年逾九旬,但信念弥坚,将研究领域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连续发表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渊源与思想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论析》等十余篇论文,成为当代人民教师、共产党人“在马言马”的杰出典范。
“以德树人、言传身教”的师者楷模
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作为马克思主义笃定执着的信仰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郑德荣将“明师道、铸师魂、讲师德、怀师爱”作为毕生教书育人的追求。他有着德学双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有着虚怀若谷、锐意创新、精益求精的大师风范,言传身教、以身垂范、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从心灵深处影响、感染、塑造着每一个学生。
从教67年间,郑德荣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忘记初心,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将爱国爱党的家国情怀和党性原则贯穿培养学生的全过程,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高学历人才。郑德荣对于学生的“德育”有着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归结起来就是教书育人。既要教会学生怎样做学问,又要教会怎样做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良好的学风。一个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差和学风不正的教师,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传道授业’不能现身说法,只能赤口白舌,难以令人信服,更无感染力、感召力。显然,不会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他常说:“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人必须以德为帅,学党史的博士生更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和道德情操,这是由中共党史学科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而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使人生的征帆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理想的彼岸”。正是基于党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郑德荣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培养博士生的全过程,教育理念始终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同向同行。他结合中共党史学科性质和特点,通过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教书育人,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而且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继承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而更坚定了学生们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
在每届学生的第一堂课,郑德荣都不会讲授专业知识,而是进行寓意深刻、阐述精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深入推进。在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也是再三叮嘱要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对于郑德荣的“第一堂课”,他的学生是这样回忆的:“我与郑先生已经相识多年,但是每当想起先生给我们博士研究生的第一课,我都历历在目,永生难忘。这一课,不是冠冕堂皇、油水分离的政治说教,也不是对专业知识夸夸其谈的津津乐道,而是寓意深刻、阐述精辟的德、智、体即红与专融为一体的‘治学之道’。”郑德荣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到党性原则的高度,把学生学习目的提高到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的高度,将爱国爱党的家国情怀和党性原则贯穿学生培养的始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著作等身、求真讲理”的大先生
郑德荣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中共党史学家,近七十年殚精竭虑、笔耕不辍,相继完成著作50余部。其中,由他主编的多部教材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文科通用教材,为国内多所高校采用并再版多次,影响数代人。由郑德荣主编的书籍不仅被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在美国国立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也均有藏书,郑德荣本人也被多次纳入世界名人录。
在郑德荣撰写的教材、专著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是完成改革开放后的三个“首部”。一是完成首部全国高校文科通用教材。《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上、下)》(吉林人民出版社)是粉碎“四人帮”后推出的最早的一本中共党史教材,1979年即被推荐给包括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在内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作为教材,并被北方13省、市、自治区出版界评为优秀教科书。著名中共党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胡华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党史教科书,社会主义时期这部分本来很难写,本讲义做了很大努力。在内容上吸收了党史界最新的学术成果,结构谨严,文字也较通顺”。二是完成首部研究毛泽东思想体系专著。《毛泽东思想史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甘肃人民出版社)是全国首部研究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学术专著,开创了研究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1990年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史稿(修订本)》,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配发。《光明日报》评介文章认为,该书“是目前比较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思想史的一部书稿”。三是完成首部概论体系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全国首部创立概论体系教材,多次被列为《光明日报》高校征购教材书目,再版13次,共发行100多万册,至今仍被全国多所高校使用。
除了编写教材、著作外,郑德荣还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提出的多个学术观点,或填补了学术空白,或匡正了一些传统学术观点,或独树一帜,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他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研究方向: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郑德荣主要从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实践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方面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多个具有开创性、前瞻性的学术观点。二是毛泽东思想研究。围绕着毛泽东思想研究,郑德荣主要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形成轨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渊源与形成的历史特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开创性理论观点。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郑德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主要围绕基础理论与道路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在基础理论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开研究,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规律与内在逻辑性,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研究。在道路实践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时代价值、发展历程等方面展开。四是中国革命史研究。郑德荣十分重视对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的考证与研究工作,他时常谈及,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对宏观问题的思考,而且要注重对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切实的微观研究,利用种种微观的实证研究去抖落历史的尘埃,还其以本来面目。多年来,郑德荣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若干重大党史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认识与反思;对西安事变、宁都会议、张国焘“密电”、长征等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事件的新发现、新论点、新思考;对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问题的研究;对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重要党史人物的研究等。
对于郑德荣的突出学术贡献及深厚学术造诣,同行、专家给出了高度评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评价说,郑德荣是享誉全国的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学者,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培养大批党史学界优秀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史学家郭德宏评价说,认真研究郑德荣的学术思想,“对于加强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的建设,深化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学者认为:“郑德荣教授是我们十分尊敬的党史学界的老前辈,在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方面有着精深的学术造诣,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经世致用、服务社会”的红色理论家
所谓“经世”即治世之意,“致用”就是集中力量、意志等致力于实践。“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以经世致用为最高使命,他们以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政治本位的人生观、为现实服务的实践观来实现这一特有的主导意识。”作为中共党史学家,研究历史、关注现实是郑德荣一贯的学术品格,既从现实社会中发现历史研究的紧迫问题,又着力从历史研究中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资源。同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广泛传播,以达到教书育人、教研结合的目的。几十年来,他始终在这样一条学术道路上探索前行,用累累硕果践行一位学者的时代担当。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在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则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尤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此时的郑德荣率先在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他旗帜鲜明地宣传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前期功绩区分开,把毛泽东思想研究体系化、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既维护了毛泽东个人形象,也维护了党的形象。1996年西安事变60周年时,郑德荣应邀前往美国参加西安事变国际研讨会,台湾学者在会上对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只字未提。他在发言时,以史实为根据,着重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各国参会学者的一致认可。
郑德荣做学问不局限于书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使他始终牢记并践行党史专业“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为社会服务,为现实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地方的理论工作服务”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多次应邀到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大学,以及教育部、党校、军校等系统讲学,学术足迹遍及北京、辽宁、山东、四川、浙江、广东等15个省市。在北京市党史学会举办的专场报告,由北京市社科联做长篇报道。在石家庄举办的教育部讲习班、西安举办的西北教材编写会讲学时,倍受欢迎。2001年,郑德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庆祝建党80周年活动。作为吉林省委“七一讲话”精神宣讲团成员,他不顾盛夏酷热和75岁高龄,在长春、四平、通化等地作12场宣讲报告,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仅在2001年,他就两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采访,分别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党的十九大闭幕后,郑德荣又以 90余岁的高龄,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郑德荣经世致用的思想和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吉林省委宣传部高度评价道:“郑教授学术造诣高深,理论功底深厚,在我省学术界、社科理论界有很高的威望和学术地位。多年来,他运用渊博的学识和作为著名学者在社科理论界和社会上的影响,为我省的理论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治学者
治学是个抽象概念,它会因人、因时代、因研究领域而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古今中外,名家大师,治学之道各有所成,各有千秋。郑德荣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从教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治学理念。他认为,虽然治学之道应因人而异,内容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却有个基本经验和共同规律,就是不论何人,在何时、何种模式下治学,都必须要秉持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治学精神,这是治学的根基所在。他将这种治学精神提炼为“理想、勤奋、毅力、进取”,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恪守终身。
崇高的理想、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动力。郑德荣认为:“学必有志,它是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有了奋斗目标,事业才有成功的希望。”青年时代的郑德荣学业坎坷,曾经先后在伪满洲国及国民党治下的多所大学读书,可是始终未能看到国家、民族的光明与希望。直至1948年投奔解放区,他进入东北大学学习,受到成仿吾等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熏陶及感染,对马克思主义、中共党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最终确立了无产阶级革命信仰,并为之奋斗终身。
勤奋就是要奋发图强、孜孜不倦。郑德荣认为“要想做一个勤奋者,就要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多读书,勤思考,常动手”。“读书要向时间要效益,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效率却有差异,如果说实践是智慧的源泉,也是一个人磨炼意志、砥砺品格的有效途径的话,勤奋就是实现志向和目标的关键和桥梁。”郑德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早起晚睡,勤奋好学,尤其到了60岁以后更是在生活中严格控制自己的作息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投入到教学科研中。
毅力就是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郑德荣认为,“有毅力就是要面对挫折和风浪的考验,胜不骄,败不馁,坚持不懈。一曝十寒并不难,贵在持之以恒,有愚公移山之志、铁杵磨成针的毅力”;“攀登科学高峰,绝非一日之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崎岖曲折。一阵子劲足并不难,一曝十寒最无益,贵在坚持不懈,不畏艰险”。他从教以来,视事业为自己的生命,即便身染重疾卧病在床也坚持工作、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进取,就是要永不满足,绝不停滞,精益求精,不断前进。他强调,“学海无涯,真理无尽,治学永远在路上”;“真理无穷尽,学海无涯,高峰无尽,只有那些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永葆青春,攀登科学高峰,变理想为现实,勤奋结硕果,学有所成,建功立业”。郑德荣1986年从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岗位退下来时,曾经激情满怀地“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要培养10个博士生,出10部专著。”一个已经年逾60岁的老人有此宏愿,在当时颇有些语惊四座。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尤其是80岁到90岁这10年,郑德荣著述的节奏不但没有放缓,反而有“大弦嘈嘈如急雨”之势,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新见迭出、成就斐然,他的学生将他这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为学状态形容为“秉烛之明、耄耋勃发”。
(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郑德荣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整理研究”(2019wt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