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德志 王旭: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模式与变迁-米乐m6平台

佟德志 王旭: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模式与变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57 次 更新时间:2023-05-01 09:56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佟德志 (进入专栏)   王旭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使用《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文献作为语料库,运用大数据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模式及其变迁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经历了“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三个阶段,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结合了传承与创新,表现出从社会到国家,从中心到全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要素;结构;变迁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现代化,中国人大多耳熟能详。然而,中国式现代化都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形成什么样的模式,这些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及其规律,就需要有一个全景的认识。因此,从总体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模式,尤其是从结构变迁中找到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就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不仅直接影响到理论创新和知识体系,更会影响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正是由此出发,本文试图用经典文献的语料库,通过大数据文本分析、内容的方法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些创新性的认识。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1952年毛泽东在《军委关于部队集体转业的命令》提出“现代化”,到2022年中共二十大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为主题,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一直都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而且还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逻辑,并且在生动的实践逻辑中形成了创新的理论逻辑,形成了内涵丰富、立意高远的现代化观念,成为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研究对象,以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集、文选等成熟文本作为语料,运用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结构及其变迁。

在文献资料选择上,本研究主要选择了《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献作为语料基础。这些文本的编选非常严谨,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是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重要文献。这些文本直接来源于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直接指导了这些实践;同时,这些文本本身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的成果,也直接影响了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最有意义的是,尽管我们的分析不能全文本地再现所有党员的现代化观念,但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性,这些文本基本可以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共识。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形成了非常鲜明的风格。全党在思想上、理论上、目标上是高度统一的,尤其是高度统一于领导人的文集、文选、讲话当中。这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互为因果的过程:一个过程是领导人的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民主集中的结果;另一个过程是,领导人的思想也会成为全党统一思想的依据,全党在思想和行动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人的文集、选集等文献,就成为我们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语料库。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文本,我们选择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这是新时代领导人最权威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分析五套文献中现代化话语的基本面貌,我们以“现代化”为参考点,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对文选进行了基本的参考点和覆盖率分析,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我们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现代化高度重视,多次提及,但也有较大的差别。《毛泽东文集》中前五卷没有提及“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现代化”也只提及3次,主要是这一时期的文集和文选,主要是在革命时期完成的,“现代化”还不是中国共产党的主题。但“现代化”这一概念是贯穿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尤其是改革始终的。虽然没有特别高的覆盖率,但因为现代化是作为目标出现的,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搭建了语料库以后,我们在分析上采取了一级语料和二级语料混合运用的策略,一级语料偏重全面分析,二级语料则更加精细进入主题分析。在语料的使用上,也侧重于现代化的分析和现代化的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便拓展我们分析的内容。在文本分析当中,虽然呈现出来的不是“现代化”这个词,但主题是“现代化”的主题,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会影响我们对现代化的分析。因此,我们需要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结构化分析,进而形成拓展检索词,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还原现代化理论的全面形象。我们把《毛泽东文集》(1-8卷)《邓小平文选》(1-3卷)《江泽民文选》(1-3卷)《胡锦涛文选》(1-3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作为一级语料库,从中抽取了与“现代化”这一文本邻近的50个词,形成了32万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现代化”语料库。根据二级语料库形成的线索,我们又将“现代化”的概念进一步分解,再回到一级语料库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以返回更为准确的结果。

另外,除了将领导人文选作为语料库外,我们还将《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到《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系列重要文献数字化,作为辅助语料库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用前面同样的方法,我们也从重要文献选编的系列资料中形成了一个32万字的“现代化”语料库。

我们知道,文本本身存在着多义性,而且,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文本的意义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完全依靠大数据文本分析方法完成的文本分析并不可靠,尤其是在文本数量不够大的情况下,这种分析并不具备比质性分析更高的优越性。但是,在处理以单词为单位的文本分析时,很多工作没有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本文还是借助了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某些方法。同时,为了弥补大数据文本分析的不足,本文在大数据文本分析提供的线索基础上,更多地还采用定性分析,综合运用观念史、概念史、关键词等分析模式,以更为精准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也存在着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从共时性的角度来讲,中国式现代化存在着一个要素与结构的样式。中国式现代化都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形成了什么样的结构。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讲,中国式现代化存在着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就是为空间的结构分析引入时间变量,进而分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都形成了什么样的要素与结构模式,表现为怎样的趋势。因此,从要素、结构与变迁几个重要的维度来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几个维度,也是本文要研究的几个重要主题。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

中国式现代化都包括了哪些基本要素,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现代化的要素,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我们的任务就是提炼出同一时期人们更有共识的现代化要素,同时将不同时期人们仍然有所继承的现代化要素也考虑进来,这样,我们就会在总体上分析出现代化相对稳定的要素,从而能够更好地考虑要素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从整体上分析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结构要素,我们采取了提取关键共享词的主题模型分析。具体操作是提取五套文献总共现频率排名前10的关键词,观察其共享情况。初步统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

分析这一共享词表,我们发现,五套文献中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呈现出较好的共享性。与其他文献相比,《毛泽东文集》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主要原因是毛泽东文集收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革命和建设两个时期,现代化的话语被稀释。处于现代化话语体系核心地位的“改革”“开放”,在《毛泽东文集》中覆盖率都不高,“开放”没有与“现代化”共同出现。相对来讲,《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文选》则更为接近,都处于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走向全面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现代化话语体系体现出了更多的理论创新。为了验证这一结果,我们将重要文献选编中形成的现代化语料库进行了同样的操作,排名前10分别为:建设、社会主义、发展、改革、开放、我国、党、社会、中国、人民,在本表中进入前10的经济和国家分别排在第1112。这也验证了本研究的可靠性。

在对语料库文本进行定量分析后,我们能得到一些在纯粹定性分析无法得到的启示。但这些启示能否站得住脚,还必须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理论。一般来讲,使用文本的大数据分析,必须是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结合,否则分析的结果就站不住脚,甚至张冠李戴。为了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观念的理解,根据现代化话语体系中关键词的参考点、覆盖率,综合分析五套文献的具体情况,我们选出了6个核心关键词汇,即中国共产党、人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这构成了现代化话语的基本要素。围绕着这些要素,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的现代化

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主体,“党”这个关键词对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当中的参考点1180,覆盖率达到1.35%,排名第4位。在重要文献选编中形成的现代化语料库中,党排在第7位。如果加上中央(1260.14%)、共产党(1030.12%)这样明确指称党的词频数,就更能说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当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在与现代化共现的概念当中,人民(9691.11%)排名第6,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当中最为基础的政治主体。因为在很多语境中人民与群众(2190.25%)一词通用。如果合并的话,人民的参考点和覆盖率会更高提升。而实际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几乎成了一个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这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当中,还体现在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众多的概念当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这个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当中的参考点是2965,覆盖率达到了3.40%,排名第一。也有学者对中国政治中的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国家建构理论,或者国家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民这两大主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中的显要地位说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当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主体选择。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与中国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直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都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致性。从现实上看,二十大报告更是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主体特征,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中的参考点是2047,覆盖率达到了2.35%,排名第二,也格外引人注目。这提示了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固定搭配,在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文献中的参考点达947。二十大报告的主题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一个固定搭配。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也是强调了社会主义,其完整的表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一般会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阶段,实际上,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三个阶段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展开的,革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是为了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当中与生产力不适应的部分。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的现代化自然是在社会主义的总体框架下完成的。社会主义的制度在总体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框架。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的中国特色,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就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就决定了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三)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在与现代化共现的概念中,改革和开放都进入了前10名。其中,“改革”共同出现1173次,覆盖率达到1.35%,排名第四;“开放”共同出现817次,覆盖率达到0.94%,排名第九。可以说,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息息相关,伴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是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上紧密联系的。就语义上来讲,改革与现代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如果只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改革是一种变化,现代化更是突出了一种变革,现代化就是需要改革的。就中国的改革开放来看,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更是高度吻合的。从社会属性上来看,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是改革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当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中国的现代化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从最终目标上看,改革以发展为目标,现代化也是以发展为目标,两者在目标上是吻合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小康社会”目标同时也改革开放的目标。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开放,中国才会获得更高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当然,中国的现代化与改革开放也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中国的现代化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并在中国付诸实践的。很显然,从1954年到1978年这20多年的现代化与改革开放无关。但在这20多年中,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很多的弯路,像“文化大革命”的这十年,显然是偏离了中国式现代化,并不能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一时期的历史也从一个反面的角度证明了改革开放作为现代化动力的重要性。

(四)以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

发展的目标对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目标,“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唯物史观的重要表现。通过统计与“现代化”共同出现的“发展”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并不是都一致地从发展的角度理解现代化,表现出不断增高的趋势。发展到胡锦涛时期,发展的概念与现代化共同出现的次数最多(总计715次),覆盖率最高(1.62%)。在这五套文献中与“现代化”共同出现的“发展”的覆盖率变化如图2所示。

早期的现代化,无论是在毛泽东时期,还是在邓小平时期,都是“四个现代化”基础上提出来的,更侧重工作化,强调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这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一时期,发展主要还是指经济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理念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特点而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小康社会这一概念上。这个时期的发展开始由经济建设的中心扩展开来,小康社会就是一个综合的发展理念,不仅包括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广泛地将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容涵盖进来。不仅如此,在发展的理念上,也由原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化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不但成为重大的理论创新,而且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观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式也逐渐由“高速度发展”转换为“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发展理念更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不仅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从语义的分析来看,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到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既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发展的一贯追求,也表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发展观念的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我们分析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性的21卷文献中,现代化的共现词,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党、发展、建设、人民、经济、改革开放、国家等关键词,经过对这些词的进一步可以概括得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在这个概念当中,为了理论饱和的需要,我们选择性地剔除了像中国这样的关键词,也为了同样的目的加入了战略目标的关键词。这里面需要解释的可能是战略目标。为什么不是目标,而是战略目标?这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从二十大报告的主题来看,是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带有战略定位;二是,现代化这个词的本义就带有过程性的内涵。因此,我们最终将中国式现代化定位为战略目标。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模式

在不同的时间,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不同的模式。我们前面总结的要素,并不是一个能够涵盖所有时间,所有类型的现代化概念。比如,中国式现代化也并不总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之前,就有了“四个现代化”,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尽相同。从历史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大体上经历了“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三个模式。

(一)四个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步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多次提到“近代化”,实际上就是“现代化”的含义。早在1945年,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不仅如此,他还多次提及发展成为近代化国家、军队近代化等目标。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提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设想,这是“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版本。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又重申这一目标,形成了三个现代化的版本。到1959年,毛泽东又“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第二个版本的“四个现代化”逐渐成型。后来周恩来又将科学文化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为科学技术现代化。到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开会时,包括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在内的第二个版本的“四个现代化”正式成型。

在领导人的文集、文选当中,“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主要集中在《邓小平文选》当中。《邓小平文选》总计提到“四个现代化”235次,在第二卷当中更是高达184次。这反映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初期的重大意义。《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中提及“四个现代化”有232次,覆盖率达到了0.16%,《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更是视其为“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这种情况在《江泽民文选》当中就发生了变化,总计提到5次。后续的《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虽然也会提到,但每套文献总计都没有超过4次。这种话语转型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变化。

四个现代化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发展当时中国最需要发展的领域。无论是农业、工业、国防,还是科技,都是当时最需要的。周恩来将毛泽东提出的科学文化现代化修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有修辞上的考虑,也有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对技术更需要的成分在里面。四个现代化有着强烈的工业化内涵,人们甚至将四个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而工业化也确实是“四个现代化”中极为关键的一环。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四个现代化,甚至将“四个现代化”理解为“最大的政治”,就有着这个方面的内涵。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以重点领域,中心发展的“四个现代化”很快得到实现,同时,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广泛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也开始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被小康社会取代。

(二)小康社会

“四个现代化”实现以后,新的现代化目标是小康社会。这两个概念不仅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同时也是交错使用的概念。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就指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小康”。他明确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并且认为这种现代化不同于西式现代化,是“不康之家”,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小康状态,中国要建成小康的国家。在1984年与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谈话时,邓小平明确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并且直接将小康社会等同于国式的现代化。“小康”语出《诗·大雅·民劳》,带有典型的中国元素,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邓小平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概念与现代化结合起来,用小康社会的要素明确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不仅突出了中国元素,更突破了原有的将建设重点集中在某些重要领域的现代化,推进到全面建设的现代化。

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这是小康社会第一次明确写党代会报告。在这个报告当中,江泽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小康社会的概念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小康社会不再只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某些领域,而是一个全面建设的概念。胡锦涛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科学发展观与之联系在一起。他明确指出,“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胡锦涛文选》第二卷当中只出现过2次,在第三卷当中就增长为42次,逐渐成为继小康社会之后的另一个目标。最引人注目的是,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的主题就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这实际上设定了从2012年至20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接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性设定。各地还根据自己的特点,提出了高质量小康社会等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进一步发展。比如,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当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现了43次,在第二卷、第三卷当中,继续上升到72次和82次,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这一概念的词频开始下降,第四卷当中出现了44次。

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四代领导人提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现代化目标,贯穿了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期40多年中国辉煌历史,中国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一模式是对四个现代化模式的传承和创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心走向全面的过程。

(三)现代化国家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兑现了2002年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同时,这次大会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这标志着小康社会阶段的现代化成功实现,现代化国家阶段正式开启。

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体现了社会与国家的结合。现代化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上提出来。比如,个人现代意识的成长,社会现代性的形成,同时也有国家层面的现代化。但从全面的现代化来讲,最终还是要均衡地落脚到国家层面的现代化。从最初的现代化来看,两个版本的“四个现代化”主要强调了工业和经济层面,两个版本的“小康社会”主要强调了社会层面。这一变迁最终发展到现代化国家层面,这不仅体现了由中心向全面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社会与国家现代化的结合。 

作为一种固定表达的“现代化国家”在《毛泽东文集》中是没有出现的,在《邓小平文选》中也只出现了1次,但到了江泽民、胡锦涛时期,“现代化国家”分别出现了35次和30次,成为一种固定的表达。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当中,这个固定表达经常性地使用达到了99次,覆盖率也达到了0.71%。另外一个固定表达“现代化强国”更是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新时代特征。这个固定的表达在《毛泽东文集》中出现3次,《邓小平文选》出现7次,但在《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中,总计出现只有1次,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当中,却出现了36次。

2013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有学者认为这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上,“四个现代化”就有两个版本,加起来至少有五个现代化。如果加上毛泽东提出来的“科学文化”,邓小平提出来的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在这之前就不止五个,四个现代化只是一个笼统的数值。另外就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再是领域中心的思路,而是全面发展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是现代化国家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环节。当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放松。实际上,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就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后,习近平首次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提出来的。在二十大上,这一概念被正式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以专门一段的形式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各语料库词频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三个前后相连,传承创新的模式。第一个模式是四个现代化,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表现为毛泽东到邓小平的发展,在江泽民时期改革的深化中得以实现;第二个模式是小康社会,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表现为人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的发展,同时在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实现。第三个模式是现代化国家的建设阶段,这在江泽民、胡锦涛时期都有所提及,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全面部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成为中国从2020经由2035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

新中国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从两个版本的“四个现代化”,到两个版本的“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承载着中国人的希望与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得到不断地更新,中国式现代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呈现出一些变迁的规律与趋势。中国式现代化结合了传承与创新,合理地处理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时间问题。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从社会到国家,从中心到全面的发展趋势。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从中心到全面的变迁趋势。

(一)传承与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为了分别考察这五套文献现代化语料与总语料之间共享的情况,我们计算了在各套文献中能够进入总语料库前10和前50的词汇数,结果如表3所示。

就各文选进入前50的词数来看,从《毛泽东文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呈现出偏态较大的单峰分布。《毛泽东文集》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具有更强的创新性,而《胡锦涛文选》则更体现出承上启下的传承性。从进入总语料库前10的词汇数来看,《毛泽东文集》的独立性更强,只有3个排名在前10的关键词在总排名中居于前10名,《邓小平文选》则增加至6个,《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则分别有89个排名在前10的关键词进入总排名的前10,体现出与总语料库更好的一致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6个共享词,又表现出更多的创新性。进入前50的共享词与进入前10的共享词呈现出差不多相同的话语共享趋势,印证了现代化话语的传承与创新。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里面蕴藏了一个历史逻辑,表现为中国现代化历史的变与常。变,是指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体现为推进和拓展。常,是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这是一个基础。现代化的追求是不变的,但现代化的内涵要素却是随着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断变化,常讲常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体现为“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现代化国家”三个阶段,贯穿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并直接影响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出鲜明的传承性,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是历代领导人在讲现代化的时候念念不忘的。也表现出时代的创新性,比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有一些主题,比如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一直强调的,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变为高质量发展,这实际上是由高速度发展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有一些主题,虽然经历了历史的发展,但却被一直强调,比如农业现代化,其词频共现趋势如图4所示。

(二)中心与全面

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中国经历了两个版本的“四个现代化”,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两个历史进程。在这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演进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逐渐由点到面,由经济到全面,最终形成了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是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更是最全面的现代化。

从四个现代化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更多强调以领域、事务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突出中心、重点推进的现代化思路。从毛泽东最早提出的工业、农业的两个现代化,到后来工业、农业、科学文化三个现代化,再到加上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这体现了中心的突出。从195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1964年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突出了工作重心的转变。及至后来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现代化,都是突出中心、重点推进的思路。

小康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由中心到全面的大趋势。小康社会不再具体指哪一个领域,哪一项具体的中心工作,虽然经济工作的中心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一直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都在不断地提及,但社会主义建设明显越来越强调全面。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得到全面的升级。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也由江泽民时期提出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发展到胡锦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这实际上是现代化发展由中心走向全面最根本的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释,打造了中国现代化历史上最全面的版本。大会报告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指南和手册,不仅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重大原则,还用接下来11个部分的内容全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本质要求加在一起,加上其他部分对深化改革开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要素的论述,使得大会报告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最全面的现代化,同时在世界现代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不但现代化的要素越来越全面,而且现代化的各要素的内涵也越来越全面。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为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主更多集中在民主监督方面,但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又加入了民主协商,大力发展了协商民主,使得民主由原来的“四大民主”发展为“五大民主”,并且在2019年进一步发展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号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也被写入二十大报告,并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做到“三全”,进而实现“四统一”,充分彰显中国民主的“三个最”。

五、结论与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现代化,是以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两个版本的“四个现代化”,又经历了两个版本的“小康社会”,最终在二十大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传承创新,由中心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要素、模式与变迁还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比如,同样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现代化的不同时期,其内涵是不一样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越来越朝着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展。同样是改革开放,有改革开放初期,也深化时期,也有全面深化时期。同样是发展,有高速度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等不同的模式。对三个模式的认识,体现了一般性认识,对于到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十大报告也有了全面的规定。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也要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摸索,理论创新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作为文本分析,本文的分析及结论都是建立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的,也只对文本负责。对于那些与文本有一定出入的思想、行为,本研究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同时,词频分析假设了文本出现次数越高,重要性越强,但在实际研究当中,也不尽然。尽管本文结合了定性分析,增强了结论的可靠性,但是仍然会存在研究上不严谨的地方。同时,共现假设的分析在大数据文本分析当中被认为是非常可靠的。但在文本数据数量不够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偏差。这些分析方法方面的缺陷,我们在研究当中都进行了比较严谨的处理,但仍然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进入 佟德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43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米乐m6平台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米乐m6平台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米乐m6平台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