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食物观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逐渐从思想观念、指导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战略、行动方案。
一、树立大食物观意义重大
我国从4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吃得好,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粮食问题可以轻言过关了,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从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大食物观。
树立大食物观是应对国内粮食紧平衡态势的重要部署。在国内资源、生态条件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我国粮食高位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粮食直接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粮食间接消费量稳步增加。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预测,202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达到7.28亿吨,能够满足最低营养目标下的粮食需求,但距离满足中等和最高水平营养目标的粮食需求总量还有13.7%和24.5%的缺口,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仍较为严峻。树立大食物观,开发生产多样化非粮食物,是减轻粮食供给压力、缓解供求紧平衡态势的重要部署。
树立大食物观是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口粮和谷物基本可以自给,但油料、大豆、肉类和奶类等蛋白质食物较为短缺,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确保食物供给安全已经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利用国际市场已经不仅是品种调剂,而是保障国内供给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进口来源地和进口通道运力分布均较为集中,极易受地缘政治和航运意外风险影响,增大利用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树立大食物观,开发多元化的食物供给渠道,是保障城乡居民食物营养需求、提升食物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战略布局。
树立大食物观是应对我国资源禀赋约束,实现食物供给可持续的重要保障。我国有34.6亿亩森林,有数以万计的森林蔬菜、果树、油料、动物等食品资源;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草原大国。草原不仅可以供给优质的畜产品,还可以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草地农业能够供给的能量或蛋白质更是数倍于耕地农业;我国还有内陆2700万公顷的淡水养殖基地和近海4.73亿公顷的海水养殖空间,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为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作出了突出贡献。树立大食物观,将食物来源从传统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是持续提升食物供给能力、破除资源环境硬约束的重要途径。
二、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结构,让老百姓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方向转变,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食物观抓住了当前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主要矛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食物消费需求。
坚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两个底线。粮食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粮食既可以是口粮,成为居民食物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是饲料粮,转化为肉、蛋、奶等其他食物。强调食物供给安全不能放松对粮食安全的重视,要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肉蛋奶、水菜果等重要农产品的国内供给,既不能缺项,也不能顾此失彼。落实大食物观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能“竭泽而渔”,而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落实大食物观,既要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更要推动农业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瞄准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区域资源禀赋优势,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调,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一方面,要实现食物供给种类的多元化。树立大食物观,就是要与居民食物需求变化相适应,不仅要守住“米袋子”,还要提稳“菜篮子”,抓牢“油瓶子”,抱好“奶罐子”。另一方面,要实现食物供给来源的多元化。树立大食物观,不能停留在向传统种植、养殖要食物的平面化视角,而是要放宽眼界,全方位、立体化地拓展食物来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增强食物供应链韧性。树立大食物观,不仅要关注食物产业链的生产端,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禀赋多元化的优势,深入挖掘生物技术、设施农业的潜力,提升国内食物保供能力和水平,而且要关注食物产业链的中端和末端,即储运、加工、贸易、消费等各环节,推动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畅通国内国际流通渠道,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强化食物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确保多元化食物产得出、供得上、送得到。
三、大食物观的实践路径
落实大食物观要坚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底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增强国内外食物供应链韧性,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发力,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坚决遏制食物浪费。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压紧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既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粮食产能储备空间;又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推动市场与政府协调发力,调动和提升“两个积极性”。按照政策保本、经营增效总体思路,立足国情农情,统筹兼顾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产销协作,强化利益补偿,构建粮食产销区域平衡机制。
合理利用多样化自然资源。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自然资源是拓宽食物来源的重要渠道,但在开发利用中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提升森林食物的供给保障能力,对我国森林食物资源存量、可开采量及开发潜力进行普查和研究,科学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优化森林产品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种苗花卉、林下经济、林草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实施“藏粮于草”、“藏肉于草”战略,推进现代草业发展,保障草食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草原保护和修复,统筹利用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提高草原生态承载能力。适度调整畜牧养殖结构,逐步减少高耗粮型的猪禽养殖,增加草食型家畜养殖比例;实行以草定畜的养殖模式,积极推广先进草原养殖技术,提高草原生产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蓝色粮仓”。稳定水产养殖面积,科学发展淡水网箱围栏养殖和大水面生态渔业;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推广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落实资源总量管理,优化近海捕捞结构;加强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加大优质海产品运回力度,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合理优化设施农业布局,科学谋划区域分布和建设规模,在保护生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前提下,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聚焦粮食、蔬菜、猪禽、水产等重点品种,育秧、烘干、冷藏、物流等重点环节,因地制宜推进新建扩建和老旧设施改造提升。完善用地、用电、用水等配套优惠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设施农业融资渠道,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
构建国内外食物供应链保障机制。健全国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储备流通体系。科学确定储备功能和规模,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强化应急储备,打造储备、加工、运输、配送、供应形成有效闭环的应急保障体系。推动国内农产品物流梯度升级。结合区域食物物流需求、基础设施能力和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依托关键节点,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农产品物流核心枢纽。依托大数据、云平台、5g等新技术提升物流效率,探索物流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多元化国际食物供给体系。优化大宗农产品进口来源,注重拓展友好国家和周边国家进口渠道,分散和降低市场风险。强化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监测、研判和预警,建立重要农产品进出口监测、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及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海外粮食供应链,构建跨国粮食生产投资、仓储、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供应系统。增强全球供应链治理能力,深入推进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参与制定与重塑国际规则。
促进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坚决遏制食物浪费。树立大食物观,既要在供给端千方百计拓展食物来源,也要从营养均衡角度引导居民养成健康、节约的食物消费理念。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减少餐前环节食物损失,强化制度约束、健全供应链管理,降低消费环节的食物浪费;另一方面要构建营养导向型的食物安全战略,开展消费理念引导,制定营养干预政策,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培养居民营养健康、勤俭节约的饮食习惯。
(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