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米乐m6平台

孙正聿: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7 次 更新时间:2020-02-14 23:54

进入专题:        

孙正聿  

内容提要:学术体系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不仅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和实力的象征,而且是该门学科的特色、优势和自信的体现。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要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和解释原则,以“改变世界”的世界观为“活的灵魂”,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视野和担当,致力于从重大的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从而用富有时代内涵和思想力量的哲学理念、哲学命题和哲学思想照亮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现实,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和塑造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原创性;学术体系

任何一门学科的实质内容、研究水平和社会功能,无不集中地体现为该门学科的学术体系。学术体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是该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学术体系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是该门学科的实力的象征;学术体系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则不仅是该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和实力的象征,而且是该门学科的特色、优势和自信的体现。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习近平,2016年,第15页)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为“活的灵魂”,并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视野和担当,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一、构建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和解释原则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形成了以哲学原理教科书为主要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和教材体系,并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中,构建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理念和实质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核心理念和解释原则,是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并把“世界观”解释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由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世界观”,并形成了以“物质”“矛盾”和“规律”为核心范畴和实质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这个学术体系主要包括:(1)以“物质”为核心范畴的唯物论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论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以“矛盾”为核心范畴的辩证法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来论述“物质的运动规律”;(3)以“反映”为核心范畴的认识论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来论述“认识的运动规律”;(4)以“社会存在”为核心范畴的唯物史观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来论述“历史的发展规律”。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术体系,首先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照搬前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不仅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思想中梳理和提炼出一系列主要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和论证,而且着力地从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梳理和提炼出一系列的哲学范畴、哲学命题和哲学原理,具体地阐发其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这主要体现在:(1)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等哲学范畴和哲学命题为核心理念,作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活的灵魂”;(2)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一性与斗争性”,事物矛盾的“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分析矛盾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等为基本范畴,构建了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3)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哲学范畴和哲学命题为基本内容,构建了“能动的反映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4)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核心理念,以“历史的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为出发点,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为基本内容,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表明: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为标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以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哲学命题、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又为构建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指明了“中国化”的前进方向,并奠定了“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实质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理解和阐释中,不能局限于对传统教科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四大板块”的理解和阐释,而应当深刻地把握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为典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内涵,着重地阐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命题、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

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里程碑之作,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而是“实践论的矛盾论”与“矛盾论的实践论”的统一。这个“统一”,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理论源于实践”与“理论指导实践”的统一,是“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这个“统一”,既有生动鲜活的实践内涵,又有深刻睿智的哲学思想;既用现实活化了理论,又用理论照亮了现实,从而实现了以“实践”为核心理念,又以“实践”为根本目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深刻地启示我们:“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石和灵魂,也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基石和灵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标志的“范式转换”。这个“转换”,不是否定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而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和根本理念重新建构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习近平,2018年b,第4页)在这个“伟大觉醒”和“伟大创造”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承担起了推进社会解放思想和实现自身思想解放的双重使命,并以“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为引导,形成了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和根本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突出地表现在:(1)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像马克思所批评的旧唯物主义那样,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把作为“世界观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实践的唯物主义”;(2)从“实践”出发重新理解和阐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像马克思所批判的全部旧哲学那样,把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离开实践的“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从而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和“真理观”;(3)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以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个根本理念去阐释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从而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的“三者一致”;(4)从“实践”出发去理解“辩证法”,以马克思的“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否定的理解”去阐释辩证法的“批判本质”,并以列宁的“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学术命题去揭示人与世界之间的各种矛盾关系,从而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列宁所指认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者一致”;(5)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以马克思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实践观为立足点,从人的历史活动出发去看待历史规律,着力探索“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从而实现了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基础的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一种哲学理论是否具有“研究范式”的意义,其主要标志就在于它是否以自己的核心范畴为解释原则而构建了特定的、自洽的概念框架和范畴体系。确认和评价一种“研究范式”,主要地是对其核心范畴确立的解释原则和概念框架的确认和评价。“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凸显了“实践”的核心理念和解释原则,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阐释和论证了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真理与价值、历史活动与历史规律、能动论与决定论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哲学命题和哲学观点,从而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奠定了具有“研究范式”意义的学术基础。


二、构建以“改变世界”为鲜明特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0页)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实质,深切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点,明确地展示了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首要的前提就是切实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点,以“改变世界”的根本理念作为解释原则,系统地阐释和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术语的革命”,深入地揭示和展现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和鲜明特点,就会淡化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所实现的哲学“术语的革命”,就会模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所具有的革命性的理论内涵,就会丢失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灵魂”,因而也就无法构建真正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

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哲学,首先是改变了全部以往哲学的“世界观”。由于不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唯心主义则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因此全部以往的哲学都只能是“解释世界”的“世界观”。马克思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根本性的学术命题出发,提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6页)这表明,“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核心范畴和解释原则,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和超越全部旧哲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实践”范畴的真实内涵,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世界的独特关系——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即“人为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并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动物式的肯定性的统一关系,即以本能适应自然而生存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实践”范畴的解释原则,是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阐释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既揭示了人与世界之间全部矛盾的根源,又揭示了人与世界之间否定性统一的现实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所概括和阐释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本体论”等学术命题和学术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根本理念和解释原则,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具有不可否认的学术价值。然而,对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来说,还必须具体地、深入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从解释原则上确立起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核心理念和概念框架。

马克思关于“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世界观,是以辩证法的批判本质为“活的灵魂”的世界观,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否定的理解”的世界观。“批判性”是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的本质特征和鲜明特点。在写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明确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同上,第2页)对此,马克思还具体地指出:“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同上)这就不仅为构建以“改变世界”为鲜明特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出了“迫切任务”,而且为构建这个学术体系提供了研究思路。从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的角度看,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就要在深刻阐释辩证法的“理论思维”“批判本质”“合理形态”的基础上,以“现实的历史”为对象,以对“现代化”的反省为聚焦点,深入地揭示和阐发“现实的人”与“现实的历史”的辩证关系、“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的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文明的逻辑”与“资本的逻辑”的辩证关系、“人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历史形态”的辩证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辩证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和“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从而以“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

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是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主体的世界观,是以“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的世界观。“人民性”是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的主体依据和鲜明特点。马克思明确地提出,“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它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就在于它汇集了“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就在于它把人民关切的时代性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特别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切理解的是:马克思的哲学是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不是以“抽象的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马克思的哲学是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而不是以“抽象的存在”作为自己的“立足点”;马克思的哲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人性的复归”为“归宿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切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道义力量和“改变世界”的最深层的人民性品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把人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升华为探索时代性问题的哲学思想,把“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升华为塑造新的时代精神的哲学理念,把人民关切的时代性问题升华为提供精神指引的哲学概念体系。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入地研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地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理念,从中提炼出新的哲学命题、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构建以“人民”为核心范畴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是从“现实的历史”出发的世界观,是致力于从现实的“物和物的关系”揭示现实的“人和人的关系”的世界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世界观。“现实性”是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的真实基础和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现实性”,集中地、深刻地体现于马克思的理论巨著《资本论》。哲学家们总是将其思想聚焦于破解“存在”的秘密,然而,马克思所批评的“哲学家们”却总是把“存在”视为某种超历史的或非历史的存在,因而只能以追究“世界何以可能”而“解释世界”。与此相反,马克思则把“存在”视为“现实的历史”的存在,致力于探索“解放何以可能”而“改变世界”。对于这种原则性区别,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作出生动而深刻的对比:“如果说有一个英国人把人变成帽子,那么,有一个德国人就把帽子变成了观念”,“这个英国人就是李嘉图”,“这个德国人就是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6页)这就是说:作为经济学家的李嘉图是把“人”归结为“物”,并因而把“人和人的关系”归结为“物和物的关系”;作为哲学家的黑格尔则是把“人”归结为“观念”,并因而把“人和人的关系”归结为“观念与观念的关系”。与此相反,马克思的《资本论》不是把“人和人的关系”归结为“物和物的关系”或“观念与观念的关系”,而是致力于从“物和物的关系”以及“观念与观念的关系”中揭示“人和人的关系”,从而构成了恩格斯所指认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就要从“现实的历史”出发,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典范,以《资本论》所实现的“术语的革命”为理论思维的起点,着力地从当代世界的“物和物的关系”揭示当代人的“人和人的关系”,以新的哲学命题、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构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坚持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变世界”的“现实性”的实质性内容。

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是作为“批判的武器”和“行动的指南”的世界观,“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64页)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不断地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的生命力之所在。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最伟大的理论成果就是他的“两大发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02页)对全人类来说,最重大、最艰巨的理论问题在于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现代人类来说,最重大、最艰巨的理论问题在于发现作为“现实的历史”的资本主义运动规律。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不仅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的创新性品格,也不仅强烈地显示了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的巨大价值,而且为我们以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研究和回答时代性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习近平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参见习近平,2018年a,第16-24页)立足当今的时代和当今的世界,特别是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地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和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就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本思想,形成以新的哲学命题、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构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三、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习近平,2016年,第19页)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活的灵魂”是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根本目标则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和原创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和原创性,首先是以“不忘本来”为坚实根基的,是以“守正创新”为建设方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所坚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马克思所创建的“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新的时代内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展现出新时代的真理力量。这就要求我们以“守正创新”的哲学理念,重新阐释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哲学及其开辟的哲学道路,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术语的革命”,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所提出的哲学命题、哲学范畴和哲学原理,重新阐释这些哲学命题、哲学范畴和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具体内涵和深化发展,重新阐释这些哲学命题、哲学范畴和哲学原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演进和范式转换中的时代内涵和思想内涵,从哲学理念、哲学命题、哲学范畴、哲学原理上,为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奠定“守正创新”的“阶梯”和“支撑点”。

以“不忘本来”和“守正创新”为坚实基础和建设方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又必然和必须是以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传统、哲学理念、哲学精神和哲学思想为根基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习近平,2016年,第17页)中国哲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概念体系和表达方式,又凝练出了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中国哲学理念和中国哲学精神。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己任的中国哲学,构建了以天地、内外、物我、人己、理欲、仁智、义利、道器、性命、礼义、知行等为基本范畴的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哲学范畴体系,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求新的发展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人类大同的理想观为主要标志的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最为深沉和最为持久的文化自信,既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原创性的不可或缺的根基和源泉。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及其所蕴含的中国哲学精神,并非仅仅是中国哲学家个人的体悟和思辨,而且深层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生命体验和理性思辨。“中华民族的生命历程、生存命运和生存理想具有我们的特殊性,我们的苦难和希望、伤痛和追求、挫折和梦想只有我们自己体会的最深,它是西方人难以领会的”,因此“应当把哲学研究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创造中国自己的当代中国哲学理论方面上来”。(高清海)这种“转移”,并不是简单地以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置换”西方哲学的范畴体系,而是以中华民族的体验和思辨去寻求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指引和行为准则。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不仅必须以“不忘本来”为坚实根基、以“守正创新”为建设方向,而且需要以“吸收外来”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在历史已经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我们的时代,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更需要以“哲学对话”的方式吸收世界哲学的研究成果,形成富有时代内涵的哲学命题、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西、马对话”的过程中,不仅比较全面、比较深入地研究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哲学、分析哲学、文化哲学、语言哲学、价值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生态哲学,以及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哲学、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哲学、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福柯和德里达等为代表的“后形而上学”,而且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研究了自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具体地探讨了他们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哲学命题和哲学观点,深入地反思了这些哲学命题和哲学观点所体现的哲学理念和哲学思想,在回应当代各种哲学思潮中,升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包括哲学观、真理观、价值观、正义观、自由观等哲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阐释,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把握与研究。值得认真思考的是,在自觉地“吸收外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以“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去看待当代哲学所面对的时代性的哲学问题,而且必须以“广泛而深刻的矛盾性”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当代哲学思潮对时代性的哲学问题的不同理解,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变世界”的哲学立场并真正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不仅需要以“不忘本来”为坚实根基、以“吸收外来”为理论资源,更要以“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的视野和胸怀“面向未来”。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的重大跃迁,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个体社会化,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的世界和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把握以当代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当代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内容的世界图景,以当代人类的社会生活为根基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追求,以当代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为导向的标准与选择。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对的时代性的人类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对“新时代”的时代内涵作出有学理性的理论概括,对“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作出有规律性的理论升华,对“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作出有深度的理论阐释,对“新时代”的文明内涵作出有引领性的理论论证。这是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指出:“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2016年,第20页)发现当代人类所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筛选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这些重大现实问题所蕴含的重大理论问题,从而为解决这些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提供具有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的哲学理念和哲学思想,这是“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总之,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必须要以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世界观为“活的灵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从而不断提升捕捉和把握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分析和提炼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概括力、阐释和论证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想力,形成由具有时代内涵和思想力量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所构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活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又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哲学理论照亮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现实,并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变革,这是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根本方向。

参考文献:

[1]高清海,2004年:《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载《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年,人民出版社.

[3]习近平,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4]习近平,2018年a:《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进入专题: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17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大众哲学,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米乐m6平台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米乐m6平台的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米乐m6平台的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米6米乐体育app官网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