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在现代社会有何意义?这是当前文明对话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我们应当以开放的胸襟,开展平等对话,使儒学的核心价值被人类所了解,并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实际的作用,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价值资源。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回到儒学的“原点”,阐发其深层意蕴。越是深层的,就越是普遍的,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即只有走进儒学内部,体会并揭示其精神实质,才能使其内在的永久价值走进现代社会。
儒学是德性之学,不同于西方的知性学说。知性的最高成就是纯粹理性,德性的最高成就是仁。纯粹理性与情感是二分的,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类情感,也是最本真的生命情感,即同情和爱。但仁又是理性的,具有普遍的理性形式。仁是有情感内容的理性,我称之为情感理性,这是儒学的特质所在。
仁有广狭二义。广义地说,仁包括仁、义、礼、智四种德性,或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仁是全体,其他各德都是仁的运用;狭义地说,仁是德或五德之一,但不是并列的关系,仁是统领其他各德的。
仁的展开,有不同层面的内容。
在家庭层面,仁是亲情。这是仁的最初发端,也是人类幸福的主要根源。
在政治层面,主要是亲民,以人为本。这是为政的基本前提和根本目的。当“为民做主”的君主制转变为“由民做主”的民主制之后,这一点就更加能够得到体现。
在社会层面,仁是尊重他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的德性伦理。
在自然层面,仁是“爱物”、“万物一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万物、尊重生命,将自然的万物视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儒学独有的贡献。
“爱有差等”与“一视同仁”是仁的差异性与普遍性的关系问题,二者并不对立,差异中有普遍,普遍通过差异而实现,二者是统一的。
现在,人们渴望和谐社会、和谐发展,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和谐?一切取决于人类活动。外部的制度、法律和国际公约很重要,但提高人的德性更重要。培养仁德,提高心灵境界,是实现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内在根据和根本保证。
在当今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的条件下,仁学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为人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平发展,特别是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严重的生存问题,提供重要价值资源。
* 此文作于2010年10月,原稿题为“儒学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提纲)”,应为同期论文《儒学的核心价值及其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8期)的最初写作提纲。